驟然。
李象睜開了眼。
他的腦海中,閃過狄仁傑之前說的一句話。
‘棘卿可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些死士都是在被抓後吞毒而亡,而不是在行刺之後第一時間選擇自殺?’
不僅是他,狄仁傑亦是眼中閃爍出明悟之色。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李象隻是隨口問了問新月這個局外人,卻沒想到找到了突破口。
“棘卿,當從速!”
狄仁傑連聲道。
李象猛的起身,臉上露出了笑容。
一把摟住新月,給了一個持久長達十秒半的激情法式。
狄仁傑和徐齊聃都是自覺的彆過頭,少兒不宜。
接著,李象領著狄仁傑和一臉懵逼的徐齊聃快步出屋。
隻留下一臉紅燙、回味無窮的新月。
從這公堂之外,李象的聲音回蕩而起,充滿著殺意。
“傳令左右侯衛,京兆府衙,所有人,我指的是所有人!”
“將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使臣的下榻地圍住,一條狗也不能給我放走!”
……………………
太極宮,兩儀殿。
三省六部、五寺九監、禦史台的主次官員,除卻實在有要事走不開的,都已經是到場,加起來烏泱泱五六十號人,這就是手握唐廷最高權力的一幫人。
李世民坐在他的專屬C位之上,注視著正在殿中彙報案情進度的治書侍禦史馬周。
(唐初承隋製,治書侍禦史為禦史台次官,置二人,實際主持台務)
刑部、大理寺、禦史台,為大唐三大司法機構,一旦有重大案件發生,將組成三法司,大理寺負責抓捕審訊人犯、擬定判詞,刑部負責複核,同時報禦史台監審。
雖然禦史台並未直接參與當下的大理寺破案過程,但派出了監察禦史跟隨,隨時記錄案情的情況,以便監察進度,向上彙報。
再提這馬周,他除卻是禦史台的次官之外,還兼任著一個很是特殊的職務,晉王府長史,通俗來說就是李治的大管家。
“從昨夜至此刻,左右侯衛、京兆府衙役、兩縣不良人全城搜捕,然而至今為止,敦煌郡公依舊未曾找到真凶。”
最後以一句話,完成了案情彙報,馬周說完便是退到一邊,回到自己的位置不再說話。
整個兩儀殿,頃刻間沉默了。
在場的大佬們,並未有人開口,該說的、該彈劾的,他們都已經寫在奏章裡了,相信天子也已經看到了。
魏王李泰眼中有著一絲得逞之色,彈劾李象的奏章,有一大半的官員都是他的黨羽在暗中鼓動,內容說的多難聽有多難聽,有損天家威嚴都是小話術,往大了講都已經講到了大唐要亡國的地步。
這一刻。
C位上的李世民,眉頭緊鎖著。
他當然知道這個案子很難,但是他沒想到,事情會鬨的這麼大,李象竟然敢下令搜捕全程權貴的府邸,這簡直是在玩火,難以收場。
一旦這次破案失敗,就算他可以壓下那些彈劾奏章,但以後想要再起用李象的壓力,將變得極其之大。
就算是皇帝,尤其是一個納諫如流的明君,更不可能逆群臣之意而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