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詔’。
這兩個字從二鳳口中說出的刹那,瞬間觸動了在場所有人的心神。
當看到宣詔內侍手中拿著的製書乃是專用於冊封的竹簡之時,無不是瞳孔微縮。
此為冊書!
說明敦煌郡公要進爵了!
兩天之間,封爵再晉爵,大唐史冊,前所未有!
就連三省主官,如尚書左右仆射房玄齡、高士廉,門下劉洎、韋挺,中書楊師道、岑文本,都是一個個皺起了眉頭,因為他們壓根就沒見過這道製書。
很明顯。
二鳳這是打算先宣詔,再走流程。
在封賞李象的這件事上,天子完全就不跟他們商量,走的是一意孤行。
這時,李象已經站起身來。
宣詔內侍的聲音適時響起,在這太極殿中回蕩不息。
“門下!”
二字出口,殿中兩百餘號人都是豎起耳朵聽,這些人都是五品以上的京官,各大衙門的主次核心官員。
“朕之皇長孫、太子之長子、敦煌郡公李象。醇謹夙稱,恪勤益懋,孝行成於天性,子道無虧;風姿雅悅,雍和粹純,乃人中之鳳,天賜吾家;特,進封為秦國公,授大理寺卿,領左侯衛大將軍,食邑萬戶,賜帛萬匹,賞錢萬緡。宜令有司擇日,備禮冊命,主者施行。”
內侍宣詔的聲音落定。
整個太極殿,徹底寂靜了。
每一個人心神都是在震顫,每一個臉上的表情都寫著驚愕,魏王黨和晉王黨等核心成員,似乎覺得自己是聽錯了。
這一封製書之中,授大理寺卿沒問題,立功升職是常規賞賜,領左侯衛大將軍也沒問題,李泰李治這些受天子恩寵的宗室都領著十二衛大將軍的頭銜,賜帛賞錢也沒問題,哪怕是晉爵國公,以其皇長孫身份也是正常的。
可!
為什麼是秦國公?!
獨獨這一個‘秦’字,令人遐想萬千。
李象初封敦煌郡公的時候,便是已經引起了京中諸多猜測,但大多都是選擇相信天子隻是對皇長孫欣賞,以及為了穩固東宮,平息東宮和魏王府的爭端,並無其他意思。
然而短短兩天,便是從敦煌郡公晉爵為秦國公,那遐想就截然不同了。
上一次是敦煌郡公,這一次是晉爵秦國公,那下一次是不是要晉爵秦王?
再下一次呢?!
不敢想!根本不敢想!
‘二鳳啊二鳳,你這是要把我推上風口浪尖啊——!’
李象能夠感知到太極殿中的死寂,能感受到那一道道或是忌憚、或是灼熱、或是陰鷲的目光,神色平靜淡然,心中卻是想哭又想笑。
晉爵秦國公,二鳳把他當年身上的標簽往李象身上貼。
李象身上的政治資本將會十倍暴增,甚至可以在朝中重新拉起一支太子黨,與魏王黨和晉王黨硬剛。
但是同時,很可能會成為魏王黨和晉王黨的公敵。
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不過既然已經踏出這一步了,本來就沒有了回頭路,總比三個月後去黔州吃土要來的讓人能接受。’
“臣,拜謝陛下。”
李象跪地,朝李世民磕了個響頭。
至於這封製書,內侍並未當即交給李象,而是要送往三省挨個挨個的簽字蓋章,最後才會送至李象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