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隻感覺手腕一陣溫熱傳來,緊接著眼前一轉,自己竟直接栽在了朱標的懷裡。
“兄...兄長....”
“你當真要我迎娶側妃?”
被朱標這麼一問,常氏心中莫名生出幾分感動。
不過很快便正色說道:
“兄長身為大明太子,自當為皇家開枝散葉。”
“加上臣妾現在已有身孕,不能服侍兄長,為兄長納妾也是臣妾的本分。”
“孤還是那句話,若你不願,孤可不納側室。”
看著朱標一臉嚴肅的樣子。
常氏微微一愣,不過很快便繼續說道:
“兄長說笑了,臣妾怎會不願意?”
“再者說了,父皇與母後伉儷情深,母後不也沒有阻止父皇納妾立妃嗎?”
“與母後相比,臣妾雖然愚鈍,可該懂的道理還是懂的。”
見常氏如此識大體,朱標便也不再多說什麼。
畢竟這個時代,若自己真的提出不納妾的話,恐怕在老朱和馬皇後聽來便是大逆不道。
甚至朝堂內宮還會非議常氏心胸狹小,容不下太子納妾。
“兄長,臣妾這就去稟明母後。”
“好。”
等常氏一走,朱標便繼續坐在案前,計劃著該如何讓原本洪武十三年爆發的胡惟庸案提前。
正午時分。
朱標前往坤寧宮用膳。
一見到朱標前來,朱元璋便當即說道:
“標兒,咱仔細看過內閣製了,很不錯。”
“你計劃著裁撤丞相的那套法子也很妥當。”
“隻不過咱覺得有些奇怪,你好像認定胡惟庸是大奸大惡之人了。”
被老朱這麼一提醒,朱標這才反應過來。
作為穿越者,他自然知道胡惟庸的人性。
可現在隻不過是洪武七年,胡惟庸甚至都沒有獨掌中書省。
但朱標卻將胡惟庸定為必死之人,這著實有些奇怪。
“父皇,今日朝會時的情形您也看到了。”
“明擺著是胡惟庸為了能夠進位中書左丞,驅使塗節等人彈劾劉伯溫。”
“可就是這麼簡單明了的誣告,朝堂之中無人為劉伯溫喊冤。”
“就連與劉伯溫相熟數十年的宋濂、高啟二人也怕引火燒身,不敢出言。”
“胡惟庸在朝堂中有如此龐大的勢力,僅憑這一條,他就該死!”
見朱標眼神異常果決,朱元璋很是欣慰的點了點頭。
“兒子已經打算提拔他為中書左丞相,而禦史台依舊交給胡惟庸的學生塗節掌管。”
“如此,胡惟庸在朝堂便真是一人之下,到時您好好看看他究竟是什麼心肝!”
“好,那就按你說的辦,你打算何時動手?”
“不急,起碼要等上三個月。”
“三個月?”朱元璋瞳孔放大,有些不滿的看向朱標。
“你都計劃的這麼詳備,竟然還要等這麼久?”
看著朱元璋一臉迫不及待的樣子。
朱標心中暗暗苦笑一聲。
自己這位老父親當真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