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同意結伴而行後,眾人也就出得門來,準備前去報名參會,趙婧則是前去觀摩,權當散心。
法會設立在十八嶽之一的?龍首山,此山是善淵觀第一山,山腰處分叉,凸起二百丈餘平地,設有含章殿,兩側各有瀑布飛濺而下,如玉帶垂簾,下有櫪水分支蜿蜒而成的大湖。
遠眺如神龍飲水,以此而得名龍首。
張顯所住的浮禺山離此約十餘裡路,幸好山嶽之間有棧道相連,一行人也都修習吐納之術多年,行之龍首山下,眾人都氣息平緩,若無其事。
抬頭望去,隻見山頂霧氣飄渺,瓊樓宮殿半遮半掩,山腰間無數殿閣矗立,青枝秀木相掩映,仔細一觀,隱約可見簷牙高啄、石橋臥波。
山腳下,也都人來人往,個個都高冠博帶,廣袖長袍,一派仙家出塵之氣。
麵前有九十九道階梯,階梯後樹立三道並排石拱大門,從左至右,門梁處分彆刻有“天”“地”“人”三個大字。
天門由宗門師長、觀中上師或者外宗使者等大能上真落駕通行,地門則由普通門人弟子等下修通過,至於人門則是由仆役以及世俗豪貴觀禮所行。
地門和人門前都已排起長隊,天門前卻無一人通行,上真大能肯定是法會開始才會落座,自是不用提前登記。
張顯三人作為觀內弟子,自是由地門進入。取出身份玉牌,三人開始排隊等候查驗。
“傳衣缽,嫁女兒,這份機緣可以說得上是豐厚了。”一人開口感歎道。
“李兄,我輩修道求真,是證大道求長生,豈可困於兒女私情?”旁邊有人笑著回答。
“邊求長生大道,邊攜道侶生兒育女,豈不美哉?”另一人挪揄道。
“哈哈哈……”
聽著其他人歡聲笑語,張顯三人卻是默然無話,要麼心向大道無心情緣,要麼早已身不由己,更或者一顆心已經付與它處。
道樸宗並不禁止成親生子,宗門內很多上真人也都是有道侶的,或是與其他大派玄門聯姻,或是與門內其他大族強強聯合等。
修道人普遍壽元悠久,時間長了,自然而然的會形成許多大小家族。
這些暫且不說。
小半個時辰後,隊伍終於排到張顯一行人。遞交身份玉牌查驗後,三人便來到山腰大平台,平台正前立有含章殿,大殿總體分前後兩間,前殿設有觀禮台和比試用的寬闊場地,後殿則是上真落座之所在。
此刻殿前廣場已經是人來人往,多是圍在一公告石台下,邁步前去,隻見上掛有一布告貼示。
“法會比考分三次,依次累進,一曰解玄論道,二曰推算演法,三曰鏡像比鬥。”
“頭名,可登堂拜師,授真傳弟子位,傳真經,次至三十者,可入金殿,得賜道經靈藥,不一而足”
“三日後,含章殿前比考,報名在冊弟子不可延誤,望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