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修持中如白駒過隙,待到玉中空間再次縮小到一步之遙時,張顯睜眼起身,結束了步入開光境後的第一次修持。
一看日晷,卯時已經過去一刻,他卻毫無倦意,眼中反而有絲絲精茫綻放。
“山中無歲月,寒儘不知年”
微微感慨一聲,便起身走出靜室,來到院外崖邊。
月亮已經慢慢西沉,東方漸漏霞光,繁星已然消散。隻有山中路旁瑩石發散柔光,張顯目光沉靜,遠遠眺望著龍首山方向。
……………………
金雞一聲鳴叫,宣告新的一天的正式開始。
寅時初,便有仙鶴飛來奉送法會信物,張顯拿到後,便去沐浴更衣,從容收拾一番,換上一身玄色道袍,然後施施然向龍首山走去。
三刻鐘後,他便來到龍首山腳下,此時這裡相比上次報名之時,更顯得人如潮湧。
不僅僅“地”字大門處已經排起長隊,就連“天”字門和“人”字門前也是車水馬龍。
當然,天字門前人流相對較少,時不時有流光飛過落下,然後進得大門,便有童子婢女引路上山。
而人字門前多是依附於道樸宗的王朝權貴,大多拖家帶口,張顯甚至看到幾位身著繡有蟒紋袍服的王侯。但無論何種身份,都安靜立於門口,排隊任人查驗信物。
雖說隊伍較長,但門前童子查驗速度卻是頗快,不到片刻,便輪到張顯。遞交信物查驗後,便施施然邁步過去。
行到含章殿前廣場,便按照信物所示來到一處被隔開的區域。
目光一掃,便看清這塊區域內約莫一百五十餘人,相同的區域共有三十處。
心中了然,參會人數如此之多,必然不能一個接一個鬥法比試,隻能分隔區域,同時進行。
每個區域的最後勝出者,必然入前三十人之列。
想到這裡,張顯目光微閃,難怪此間眾人皆是保持著淡淡疏離和警惕之感。
他對他人眼中的警惕防備恍若未覺,自顧自走到一處無人位置盤坐,雙眼微閉,靜靜等待時間到來。
如此一番淡然態度,倒是引得不少人側目。
雖然他閉目盤坐,但周邊人群的神態表情卻是儘收眼底。開光境界,非是內視未開之輩能夠揣測,神念心感強了他們不止一籌。
雖然此地人數眾多,但張顯還是看出來,人群隱隱劃分為幾個山頭。
暗自哂笑一聲,便靜坐不動。
約莫片刻,有童子再次引來一支隊伍。
為首者是一名身著白色嵐裳的英武少年,雙目狹長,鼻梁挺拔,卻是好一副翩翩美公子的樣貌,隻是下巴略尖,嘴角略冷,透露出一種傲慢和刻薄。
身後跟隨著有四五人,除一名年近四十的中年人外,其他人都做仆役打扮。
這英武少年用審視的目光打量著人群,除開少數幾人麵不改色、視若不見外,多數都是躲避開來。
少年微微一笑,好像對他們的反應十分滿意。
突然,他看見獨自盤坐一邊的張顯,畢竟其他人都成群結隊抱團取暖,唯他一人閉眼一動不動,雖在角落,但獨自一人卻也很是顯眼。
像是發現了什麼好玩的物事,少年大步走向張顯。看到少年如此行為,人群中傳出幾聲似是幸災樂禍的輕笑,好像接下來有好笑的事情發生。
這少年徑直走向張顯,張顯心如明境般自是已經知道,從周圍人避之不及的表情來看,此人定是宗內大族紈絝子弟,仗勢欺人之事常做。
道樸宗立派數十萬載,並非弟子都是心向大道,各種原因而大道斷絕之輩,就自然而然沉淪外物美色、娶妻生子。
至今,宗內共有七家大族,十二家名門,三十六家豪姓,以及不計其數的附屬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