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錦衣染血色 寶劍動星辰(二)(1 / 2)

道門煉真 烏龜之王 7650 字 6個月前

張顯臉色陰沉了下來,他已經知道事情不妙。

眉心乃人之祖竅,道經有言:‘三彭走出陰屍宅,萬國來朝赤帝宮。借問真人何處有,從前元隻在識海‘,修道人的真靈本性常駐識海,而眉心則是識海之門戶。

隨著血色毫光儘數沒入眉心,他渾身氣血也平複下來,環顧一圈,躍上殿前一株枝葉扶疏的海棠樹。

稍稍隱藏遮掩,掏出一個小瓶,將其中丹丸吞下,便盤坐內視於身。

剛一閉眼,腦海便傳來劇痛,像是一把鐵錐在腦中鑽來鑽去,黃豆大小的汗珠,順著鬢角,一滴滴的從額頭上流了下來,張顯整個身子也肉眼可見的顫栗起來。

儘力忍住疼痛,默默運轉玄功,隨著丹丸藥力化開,他感覺腦中疼痛微微減輕了一點,整個人彷佛置身於溫湯浴池之中。

趁著疼痛減輕、狀態好轉,他立刻便集中精神尋找那團侵入腦海中的血光。

多番探視,卻找不到那道血光的蹤影,隻覺得自己身上有一種說不出的古怪,可幾番催轉內氣搬運玄功,都是無法將其衝開,仿佛身上沾染了灰塵,卻總是無法洗去。

忽然腦際傳來一陣轟鳴,仿若有黃鐘大呂在其耳旁敲響,頓時暈眩而去,不知過了多久才醒轉過,打眼再觀,卻發現自己沉落在了一處空空蕩蕩、晦暗不明之地。

張顯大吃一驚,下意識持劍護身,同時四下一瞧,周圍一片幽幽杳杳,如方而不矩,似圓而不規,濁清不分,遠處氤氳起伏,如雲似海。

上方有一道紅光盤旋,定睛細看,居然是一輪縮小了數倍的血色太陽,豔麗又詭邪,無數玄異符文圍繞其上下飛舞。

隱隱有所悟,暗驚道:“莫非此處便是識海?那道詭異血光居然侵入到我識海之中。”

識海,又稱藏識之海,乃真靈神魂存駐所在,有經書道:‘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

想到這裡,張顯臉色更加凝重。既然已經侵入識海,再結合剛才那番言語和所作所為,想必此人定是要行那奪舍之法。

他入道尚晚,雖說博聞廣記,但終究境界低微,對於奪舍,也隻是聞有其名。

玄門道家之經書,行文多有隱晦,玄機暗藏微言,不入此境,再怎麼研讀,都是似是而非。

他盯著那道紅色太陽,念頭飛轉,思考著能將其驅逐或者打殺的辦法。

這一切不過幾個呼吸,張顯念頭剛起,那輪太陽頓時大綻大放,無數符文往四周奔湧,入眼之處皆如染血,惡光波濤起伏,沸如鼎鑊,隱隱有惡鬼嘶吼索命之聲。

伴隨著聲勢浩大之血潮,那輪太陽發出宛如夜梟般的笑聲,道:“給你機會,卻不知珍惜,如今本座隻好吞你真靈,讓你神魂俱滅。”

張顯雙耳劇痛,眼孔充血,幾乎站立不穩。

這……,怎麼比在外間給人的壓迫感更為猛烈?難道他在外間隱藏了實力?

這一切都在他計算之中?

心中剛有懷疑退縮之意,那輪太陽卻更顯妖豔赤紅,濤濤血火如水似煙,隱隱間仿佛有一尊赤色神像從中顯現。

這輪血紅大日正是黃化所化,此時,他心中暗喜,他已是看出張顯不通神魂之變,便趁機不斷穢其本源。

隻消再有片刻,他便能占據絕對優勢,吞噬張顯真靈,完完整整地奪舍其身。

奪舍之法,修道之人一生僅能運使一次,且有頗多禁忌。最主要的規則有兩點,一是隻能對踏入道途的修真者奪舍,二是每人都隻能奪舍一次。

正是因為這兩點,他才隻是附身王琳,並沒有將其奪舍,張顯的出現,真真切切給了他一個驚喜。

張顯緊握青霜寶劍,無儘血光化成的浪濤向他湧來,風雷陣陣,腥味撲鼻,像是天地在緩緩擠壓閉合,讓人無有一絲反抗的勇氣。

一種莫名的驚恐與煩躁,自他心中升起。

他不曾修有神魂護持之法,不知曉這是源自他真靈本性的自發預警,但種種征兆皆是表明,若他不做反抗,下場定然淒慘。

生死係於一瞬間,張顯眼神越發顯得明亮,心中那絲退意自然散去,轉而生出一股決絕之意。

“想拚死一博,嘿嘿,這可是你的識海,你就不怕傷及神魂,成為一個傻子嗎?”黃化再次出言,語氣戲謔,像是希望張顯出劍。

張顯神色不變,幾個邁步間與漫天血海拉開距離,青霜輕舉,隨手揮處幾道劍氣,斬掉延伸過來的血色爪牙。

神色一凝,一躍而起,揮劍斬向那輪紅日之中若隱若現的赤紅神像。

見此番言語未曾動搖其心,反而激發了張顯的決絕之意。黃化心中一沉,也不再言語,默念道訣,那道神像越發真實起來。

張顯已是明白過來,此地到底是他自身識海所在,黃化隻是外來奪舍之人。天時地利人和已占其二,他所缺乏的,隻不過是真靈神魂運使之術。

念頭越發堅定,手中寶劍錚錚作響,青光外放,劍氣縱橫,幾招普普通通的《正源劍經》,居然讓那威勢煊赫的神像傷痕累累。

黃化也非是坐以待斃,諸多法訣道術使出,卻被青霜劍一一斬落,頗有幾分一劍破萬法之勢。

明白了此間奧妙,攻守之勢瞬間逆轉。一招一式,耦合天成,道道劍光越發明亮,最後化成一片,宛如天河倒掛,劍鋒輕點,好似粒粒星辰。

正可謂:去來疏忽,實得造化之機;隱顯微芒,吻合乾坤之妙。

張顯徜徉於劍法玄妙之中,黃化卻是越發心寒,這輪大日便是他神魂真靈所化,如今卻被一劍接一劍的撕裂開來。

待到這輪大日被斬殺殆儘,他也會徹底消散於世間。

難以忍受的疼痛,加上即將消散的恐懼,終於讓他仍不住大聲尖嘯道:“夠了,夠了,住手,住手。”

聞聲止劍,張顯四下一觀,卻發現漫天血海已是消散一空,清濁自分,幽明已辨,自己也神清氣爽,絲毫沒有那種浮躁壓抑之感。

心中隱隱所悟,黃化在他識海之中的所作所為,不過是虛有其表罷了。

但在識海之中,心神微微一點變化便能影響自身,恐懼、懷疑、不敵等念頭一旦生出,便會被不斷放大,氣勢衰落,自己給自己套上枷鎖。

唯有決絕一意,向死而生,才能正本清源,攘除外氣,或可有生還可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