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滄海月明珠 頑石藏金氣 下(1 / 2)

道門煉真 烏龜之王 6729 字 6個月前

莊有祜回到王府後,逐漸冷靜下來。

莊氏享國數千載,曆經分封削國,現存直係血裔數以萬計,先帝嫡子卻僅有昭德皇帝與他二人,現他皇兄棄國而去,他承繼帝位的法理性無人質疑。

雖說大義在手,但其中小節卻也不得不防。畢竟,若有人將昭德皇帝之死轉嫁於他,想要澄清此中緣由,也是件麻煩事。

思量片刻,他親筆寫下數封信函,小心用火漆封好,蓋上私印,招來親信,小聲叮囑。

望著親信快步而去的背影,他深呼一口氣,理了理衣袍,便走向李求真暫居之所。

半個時辰後,天安城開始戒嚴,十二衛禁軍甲戈齊整,傾巢而出。

皇城中鐘鼓大作,無數宦官和宮女遊走在皇宮中,宮門大開,身背白色旗幟的使者亡命的抽打著坐騎向天安城四周散去。

這一切都與張顯無關,此時他正與李衝和在寒山觀中對弈閒談,李衝和執黑,張顯執白,李求真陪坐一側,許仙暫未歸來。

張顯隨手落下一子,望向李衝和,道:“師兄,這‘靈源大道歌’乃何人所著?不曾想還是一門外丹術。”

李衝和沉吟一二,跟落一子,道:“說起來,這門道歌與大景莊氏倒是頗有淵源。”

陪坐一旁的李求真也來了興趣,問道:“哦?這其中還有什麼說法不成?”

李衝和落下棋子,笑道:

“這門道歌之著者,名曰曹文逸,乃是一位女真人,俗家出身是大景高祖莊成下屬部將曹家,五歲賦詩屬文,十五歲,古今載籍,博覽無遺,因不願嫁,脫身遁去,求道於淩陽山。”

李求真麵露愕然,訝道:“莫非是天羅院文逸真人?”

看見張顯臉露不解,李求真笑道:“張師弟有所不知,那淩陽山就是現今赤陽山,也就是天羅院之總殿所在。”

張顯恍然,天羅院與丹鼎院一樣,乃道樸宗六院之一,司職器物煉製,赤陽山又多地炎山火,天羅院便設立在此。

李衝和撫掌而歎,道:“李師弟所言不錯,曹文逸便是天羅院文逸真人。”

張顯略微拱手,以示受教,接著問道:“雲中子掌門上尊將此道歌置於盟書之中,莫非還另有深意不成?”

李衝和擺擺手,瞥有一眼,淡淡道:“其中玄機,怕是無人知曉。”

你來我往,數十手後,李求真突然轉頭看向殿外,隻見聞鐘三人喜色難掩,快步匆匆忙進入殿中。

在張顯等三人注視下,聞鐘等人拱手作揖,道:“三位仙長,帝位已定,大行皇帝去帝號,諡倦侯,福王不日就會登基。”

張毫不意外,守藏令一脈,為保護那道盟書代代相傳,甚至可以說整個皇宮,除卻皇帝之外,就屬此輩傳承最有久遠,與莊氏同休,若說沒有一番隱藏的勢力,他是萬萬不信的。

伸手一抬,笑道:“那就先行祝賀各位,那滄海月明珠,福王殿下怕是已允諾你等了吧。”

聞鐘三人對視一眼,連忙笑道:“多謝仙長指引開悟。”

張顯微微頷首,笑道:“此為爾等自家福緣耳。”

此時殿外卻傳來一聲話語,隱含悲意,道:“三位仙長,瑣事加身,在下堪堪來遲,還請恕罪。”

李衝和袖袍一擺,撤去棋桌,桌上頓顯出一壺瓷白茶壺,配有八隻茶杯,清新可愛,壺中汩汩有聲,甚為神異。

接著開口道:“福王殿下,還請入殿上座。”

眾人看向殿外,隻見莊有祜龍行虎步,威儀自具,身著素色衣袍,背後跟著一麻衣仆役。

莊有祜入得殿來,看見聞鐘三人欲下拜行禮,連忙上前攙扶,開口道:“諸位先生不必多禮,快快請起。承恩,還不給諸位先生看座?”

喚作承恩的仆役連忙躬身,微一揮手,便有數位太監端來座椅布置。

莊有祜走上台階,落座張顯身側,強作歡笑,讚道:“窗下忘言對清茶,高冠羽客醉流霞。諸位真悠閒之至,羨煞旁人啊。”

李衝和伸手一抬,八隻茶杯化作流光落在眾人麵前,瓷白茶壺壺口吞吐一團煙雲,分化八股,散在眾人麵前茶杯之中,一時間滿室生香,聞之飄然。

趙承恩見自家麵前也飄至一杯,驚喜交加,卻不接過,隻是拜謝。

莊有祜看有一眼,道:“既是仙長所賜,還不謝過?”

趙承恩肅然一拜,便接過茶杯。

李衝和輕聲道:“此茶名曰清心,飲之能降心火,驅邪氣,使人少欲求,悟常道,諸位共飲。”

聞鐘三人見如此神異,自己也有幸一飲,忙不迭舉杯。

莊有祜眼中精光閃閃,輕抿一口,卻不曾想杯中之物混為一體,綿綿不斷,竟是一股腦全部滑入腹中,直覺周身毛孔頓開,心緒清明,塵儘光生,似有乘風歸去之感。

不知過有多久,莊有祜睜開眼來,繼而一歎,問道:“果乃仙家妙品,不類凡俗。”

聞鐘三人對視一眼,知曉自家到了離開的時候,便起身一拜,道:“三位仙長,福王殿下,我等三人還有些許俗事待處理,就此告辭。”

張顯微微頷首,道:“如此,諸位請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