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滄海月明珠 頑石藏金氣 上(1 / 2)

道門煉真 烏龜之王 5505 字 6個月前

聞鐘三人將那玉帛遞出去之後,便一眼不眨的盯著張顯,待看見如此異象後,俱是大吃一驚。

這張盟約文書乃小寒山代代相傳之物,輾轉曆代守藏令之手,然而除了發現其材質水火不侵、其字痕曆久彌新外,再無任何特異之處。

如今張顯剛一接手,便有如此驚人變化,聞鐘三人一時振奮莫名,皆是一臉期盼之色。

再一瞥其上內容,三人作為守藏室之官吏,自小熟讀道藏玄經,單看開頭幾句經文,他們便知曉這‘靈源大道歌’是一篇無上功法。

張顯抬目一掃,便將其上文字俱是看完,袖袍輕拂,散去霧靄塵光,笑道:

“諸位道友卻是福緣深厚,不曾想此間還藏有一道‘外丹’之術。”

三人一聽此言,便是知曉張顯無意私吞此物,對視一眼,暗暗鬆了一口氣。

聞鐘起身拱手一拜,道:“敢問仙長,何為‘外丹之術’?”

黑質白璋二人同樣露出了疑問之色。

張顯略一沉吟,緩緩開口道:“金丹為藥,燒之愈久,變化愈妙,百煉不消,畢天不朽,此則為外丹之術也。”

三人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白璋連忙開口問道:“真能煉出如此丹藥?服之果真能長生不朽?”

張顯微微搖頭,大笑道:“此金丹非彼金丹,所謂外丹之術乃是煉製一枚玉液金丹,借其靈能神華,從而能踩霧蹬雲,出入青冥。此丹既不能食,亦不能使人不老不死。”

白璋麵露遺憾之意,不再言語。

黑質心下一動,卻是開口問道:“敢問仙長,既然有外丹術,那世間是否有能真正不朽的內丹之術呢?”

白璋眼中精光一閃,連忙看向張顯,臉上一片希冀之色。

張顯輕輕一笑,卻是不再開口,隻是將那合二為一的玉帛遞給聞鐘,道:“這門道歌口訣,便交予你等,勤加修習,或可有成。”

聞鐘正容一禮,肅然道:“我等必會護住此法,不使其外泄。”

張顯哈哈一笑,灑然道:“法不輕傳,當傳求法之人;道不輕授,亦授有緣之輩,各位若有門人弟子,乃至得遇有緣之人,也不妨傳授修習之。”

聞鐘三人心中一喜,同時也對這位仙長如此胸襟大為敬佩,不由得暗暗歎服道:“得道上仙,心胸氣魄,果非我等凡夫俗子能比。”

黑質卻是想起一事,問道:“仙長曾言,欲煉玉液神丹,需借助外物,不知這外物乃何等寶物?”

張顯心中微訝,倒是對此人多看幾眼。

聞鐘聞言恍自出神,心下感慨道:“黑質此人果然心思縝密。”

張顯也不嫌其多言,道:“有上中下三類。上類者,先天而生,鉛華素質,出入青冥,開天辟地之初或可有之,然需無上偉力方可得觀。”

聞鐘三人一時默然,如此神物,他們想都不敢想能夠得到。

張顯雙眼一垂,繼續道:“中類者,清氣凝結,增之不溢,挹之不匱,自我圓滿,或為神龍,或為鸞鳳。”

三人亦是無言,龍鳳天鸞乃傳說之物,自然不寄望於上。

“下類者,清濁混成,胞胎元一,範鑄兩儀,日月普照,水火相煎,或潛深淵,或藏幽冥。”

見聞鐘三人俱是眉頭緊皺,張顯毫不意外,這三類外物俱是人間難以尋找之物,上中兩類,放在修真界,亦是萬載難見得修道至寶,或許這便是外丹術難以成為此界主流之故。

至於下類,他倒是有些眉目,如那端木長老贈與他的硨磲珠便算是一種,隻不過這對於肉體凡胎的凡人來講,同樣是可遇不可求。

就算有緣得到,礙於其清濁不分的特性,也難以借其攀升到上層境界。

十來個呼吸後,張顯剛品一口香茶,卻見黑質起身一禮,拱手道:“仙長,滄海月明珠,可算作仙長口中那下類之寶乎?”

張顯聞言一愣,隨即笑道:“可是那‘懸之與四垂,晝視之如星,夜望之如月,聞之如海浪滾卷’的夜明珠?”

黑質卻是暗自驚駭,沉默片刻,道:“仙長真乃無所不知,正是此物。”

張顯放下香茶,道:“千年蚌精,感月生珠,映月成胎,經年最久,乃為至寶,若有此物,也可勉強算作外丹入門之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