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上得丹王山後,自有值殿童兒通稟。不消半盞茶的功夫,那童兒便快步跑回,到了近前,躬身一禮,道:“張師叔,掌院喚你進去。”
張顯微微頷首,隨即上階入殿。剛踏入殿中,一道熱浪從裡間迎麵撲來,如海浪在澎湃,帶著熾盛金光,像是大日在綻放神華,讓人睜不開眼睛。
心中一驚,繼而又平靜下來。果不其然,一道帶著愕然之意的蒼老聲音從高台上傳來:“咦?”緊接著,漫天金光以及熾烈熱意倒卷而去。
張顯神色不變,理了理衣袍,上前幾步,向那高台拜下,道:“弟子張顯,拜見師尊。”
高台上董真人溫和之聲想起:“唔,你且起身。”
張顯起身抬頭,卻見董真人左肩之上停落著一隻神俊非常的禽鳥,其羽赤金,熠熠生輝,眸似流火,灼灼逼人,隻望一眼便感覺像是深處熔岩沸湯之中,渾身內氣都隱隱有躁動之意。
急忙低頭移目,恭聲開口道:“師尊下賜的三卷丹方,弟子已是煉製完成,特請呈師尊考評驗查。”
董真人目光下移,訝聲道:“嗯?你是說你已煉製出三爐丹藥,且都是功成?”
張顯拿出三支玉匣,道:“師尊請看。”
玉匣剛一掏出,董真人肩上神鳥眸光一轉,盯著那其中一支玉匣看個不停,眼中流露出人性化的貪婪之意。
董真人自然發現了它的異常,卻不言語,隻是手指一曲,張顯感到手上一空,三支玉匣便已化作流光飛向董真人麵前案桌。
玉匣自開,董真人目光一掃,便發現每支玉匣中俱是有七枚丹丸,眼中不由得流露出滿意之色。
接著微微一愣,伸手拿起其中一枚丹藥,赫然便是那枚帶有丹霞彩紋的龍虎小還丹。
作為丹道大家,他自是一眼看出此丹之非同尋常。事實上,丹藥表麵自然聚結而成的丹霞紋路,便已是說明這麼小還丹是此中極品。
丹藥自生丹霞彩紋,並不會提高丹藥品級,礙於丹藥所用藥材,也不會過多提升丹藥藥效,但卻極大的顯示了丹師的實力和水準。
煉丹全過程中未有絲毫過錯,主藥輔藥之藥性完美融合,達到完滿之境,才會有丹霞生成。
眼中精芒一閃,望向張顯,大喜道:“以你之天資,不出百載,必然邁入宗師之境。我之衣缽,得繼有人矣。”
接著輕撫肩頭神鳥,笑道:“我說這憊懶貨,剛才怎麼突然爆發氣機,原來早早就嗅到這枚丹藥香味了。”
對於董真人所說的丹道宗師,張顯並不是如何感興趣,對他來說,逃生死難、遊長生境,求逍遙大道,才是心中所求。
燒爐煉丹,神通法劍,乃至鬥法敗敵,不過是求尋長生大道的手段罷了,修真問道才是他一心所求。
此言不好開口,不過他對董真人肩上那隻禽鳥卻饒有興趣,便開口問道:“師尊,這是……”
董真人知其所意,朗聲道:“其名為‘漱金‘,乃金烏之後裔,其族群常出沒於招搖山,為師早年間有緣得此。”
張顯驚愕難言,《雲笈七簽》有載:‘日者,陽精之宗,積精成象,象成為禽,其禽像烏而有三趾,曰金烏‘。
金烏是大日之精,乃至陽之鳥,此界從未有純血金烏存在,隻存在於道經典藏之中,不過卻有諸多血脈後裔,漱金鳥正是其中一種,多聚於地火噴湧之地。
若是能培育出純血金烏,那麼…
看到張顯如此神色,董真人似是知道張顯心中所想,搖了搖頭,歎道:“百載培育,諸多珍寶靈藥喂養,最近它才覺醒了一絲血脈之力,能助我煉丹燒爐已是極限,至於返溯純血……”
說罷,董真人沉吟片刻,話鋒一轉道:“那枚硨磲寶珠,你可帶在身側?”
張顯心中一動,拿出那枚寶珠,道:“回稟師尊,寶珠在此。”
董真人微微一笑,道:“你隨我來。”說罷,肩膀一振,漱金鳥展翅而飛,卻在殿中徘徊不去。
董真人微微搖頭,莞爾一笑,隨即灑出一粒丹丸,漱金鳥張嘴接下,眼露滿意神色,帶著熱浪瞬間消失不見。
一刻鐘後,董真人已帶著張顯來到一處寬敞洞府之中。
這處洞府陳設簡單,靈機卻極其濃鬱,好似汪洋大海般起伏滾蕩,張顯感覺像是溺水一般透不過氣來,內息滯澀,心煩欲吐。
這是由於此地靈機過於醇厚,而他又尚未跨入靈真境,人身小天地還未真正與外界勾連之故。
見張顯臉色蒼白,董真人伸手一指,便有一道靈光罩下,一層清光護住張顯,張顯隻覺得周身一鬆,像是卸下萬鈞重擔。
董真人負手而立,道:“此乃丹王山靈氣最為濃鬱之地,道樸宗九道靈脈,這便是其中一道靈脈‘靈穴‘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