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問三聲,全場無一人回答。
張顯大笑一聲,施施然走向飛虹法劍,伸手拔出,再從容來至石台前,打了個稽首,道:“多謝長老賜法。”
台上觀戰的林老道睜開雙眼,笑道:“張師弟,不必多禮。既然你已經奪得法劍,便趕快參悟吧。”
剛才張顯自報師承,言他乃是丹鼎院董真人之弟子,林老道自然聽的真切,言語間倒是多了些隨和之意。
張顯卻是搖了搖頭,道:“在下並無此意,還請長老見諒。”
林老道微微一愣,卻是沉吟起來。剛才他立下規矩,言說修補劍中法訣最齊全者獲勝,如今張顯有法劍在手,又無人肯上台與之爭奪,無論他推演出來多少,結果都是他獲勝。
在他想來,張顯此舉是欲回到自家洞府之後,調養精神後再閉關參悟,如此方可最大可能的獲得劍中的完整秘法。
他看了看一旁清冷道姑,見她神色淡然,毫無反應,於是笑道:“便如師弟所願。”
隨即側頭對一旁隨侍童子低聲吩咐了兩句,那童子上前幾步,來至張顯麵前,恭敬遞上一枚袖囊。
張顯知曉袖囊中便是那百花瓊露,向石台處打了個稽首,便伸手接下,轉身而去。
張顯渾然不理台下眾弟子的驚訝之色,從容走出殿外,往來處而去。
行至外間平坦處,正欲駕雲而去,耳旁卻傳來呼聲:“張師弟,還請留步!”
張顯回頭一看,原來是祁叔望相隨而至,他目光微閃,笑道:“不知祁師兄有何指教?”
祁叔望立定腳步,行了一禮,道:“指教二字,萬不敢當。張師弟劍術出神入化,在下輸的心服口服,隻是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師弟留步一聽。”
張顯見他神色誠懇,思慮一二,便道:“祁師兄但講無妨。”
祁叔望臉色一喜,道:“實不相瞞,五載後便是我家老祖八百歲壽辰,老祖平日最喜這杯中之物,在下欲以百花瓊露為禮祝壽。還請師弟放心,在下可用他物交換,必令師弟滿意。”
張顯稍作沉吟,這百花瓊露對他而言,的確不算什麼必需之物,隻是看中了劍中的馭劍之法,方才出手,若是祁叔望能拿出什麼好物,倒也非是不能交換。
片刻過後,張顯開口道:“不知師兄以何物交換?”
祁叔望眼中喜色更甚,正欲開口,臉上卻又露出尷尬之色。原來,他本意是欲以三枚五臟歸元丹來交換百花瓊露,丹方有載:服此丹後,陽長陰消,性成命全,體固身堅,可登大道也。
玄門修道之人,雖說並不十分依賴肉體,但卻也有諸多煉體法門,畢竟凡人求仙,導引天地靈氣,必須得有一副堅固肉身,並以此為渡世寶船,否則萬難邁過靈真境這道天關。
這五臟歸元丹便是調養肉身的絕佳靈藥,哪怕是靈真境修士,服用此丹,也可增益元氣。隻是方才想到張顯之出身,怕是決然不會缺少丹藥,是以陷入了如此局麵。
躊躇一二,祁叔望拿出一枚似鐵非鐵的牌符,摩擦著其上的劍形刻紋,不舍道:“師兄便以此物換取,師弟你看如何?”
張顯倒是吃了一驚,原來此牌喚作‘悟劍牌’,乃是出自靈劍山之手,靈劍山每百年便會送出十枚,持此牌符者,可至靈劍山明劍台參悟三年。
明劍台乃是靈劍山山門重地,據說其開派祖師曾於此與某位大能鬥劍,無上劍意至今仍有殘留,若能參悟出一二式來,必然是了不得的秘法。
悟劍牌乃是隨意送出,不分修士或是凡人,甚至不分玄門魔門,全憑緣法,隻要持有此物,便可上山參悟。
張顯看了看祁叔望,認真問道:“祁師兄當真以此來交換?”
祁叔望似是想到了什麼,咬牙道:“當真,還望師弟成全。”
張顯輕輕一笑,道:“既如此,敢不從命。”隨即取出袖囊,遞給祁叔望。
祁叔望輕吐一口氣,笑道:“多謝師弟。”二人再是交談幾句,便告彆而去。
張顯立在原處,暗暗猜測此事或許另有隱情,不然祁叔望絕不會拿出此物來交換,百花瓊露雖說珍貴,但與這份緣法比起來,卻也算不得什麼,不過這卻與他無關了。
搖了搖頭,他腳下一踏,卻是生出一團雲霧將他托起,飄空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