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也該學習?我嫁給你二十五六年了,也沒見你教我一句半句的,若問,便是一句“你不懂,就不要問。”
懂了還要問你?
“你都能背誦下來,那些閨閣女子應該也能。”先生說。
“你想乾什麼?”妻子有些緊張。
怎麼著,六十多歲了,竟還有花花心思了?
先生說道:“人活一世,圖謀的不過名利二字,我雖於仕途無望,但……名聲還是可以顯揚一下的!
嗯……再等等,等院試結果出來,咱們縣全軍覆沒的時候,我就去把這本《三字經》拿給知縣大人過目。”
妻子一聽,哦,原來不是花花心思,放心了,可又納悶兒:“為何要等全軍覆沒?你既然說這書好,何不現在就送去?”
先生卻又是那句經典的“你不懂”回答她:“你不懂!朝廷每年春秋二季,都會派專人到各地巡視,對地方官員進行考核評定;
教育治學也是政績考課中的一項,咱們桑柴縣接連幾年都沒出過秀才了,知縣大人能不著急?
若我在這時候把《三字經》獻上,知縣大人必定高興,這說明雖然縣裡數年出不了人才,但知縣大人一直在做努力,並有了成果不是嗎?
這對他受考核有好處啊!
屆時,大人必會將我喚去對這本書進行說明,我也能受到京城大官的褒獎,你說,那時候我的名聲是不是就傳出去了?”
妻子不解:“夫君隻是秀才,知縣大人卻是進士出身,難道他不會將這本書據為己有,說是自己寫的?”
還有後半句沒說——就像你把你學生的成果據為己有一樣。
先生再“滋溜”一口小酒,補一口小菜,笑嗬嗬說道:“不能夠!這三個月,我已經把《三字經》在學塾裡傳開了;
教的也不多,隻教到一半,但是知道的人卻不少,好多學生天天追著我,說要全文抄下來給家中子弟習讀,我都沒給;
嘿嘿,你說,這麼多人知道了,知縣大人還怎麼據為己有?”
妻子吃驚:“你這麼早就想到這個問題了?”
“那倒不是,先時我隻是想在學塾裡試試看,看蒙學班的接受情況,但李蔚玨那孩子無意中的一句話給我提了醒……”先生話說一半,停頓一會兒。
“什麼話?”妻子適時提問,夫妻日久,頗有默契——不就等我發問嗎?我問了,你繼續說吧。
先生:“那孩子說,若這書真的好,他想刻印出來賣,這樣能讀到的人也多些,還可以賺些銀錢;
你知道那孩子是誰家的?縣裡有名的‘半頭鬼’家的!
我當初收他的時候,是看在他交來的束脩多,也是衝著‘半頭鬼’的名聲;
你想,若我能把‘鬼’的子嗣都給教出名堂,是不是我的名聲也大了?
誰能想到呢?哈哈哈……這孩子竟然一再給我驚喜!
你看看,咱家的菜蔬,從他來了之後就沒怎麼買過,時不時還要孝敬我些野味;
接著又寫出《三字經》,我竟挑不出一處不好;
你猜,他說想刻印賣錢的時候,還跟我說什麼了?”
又來了,妻子好脾氣的繼續配合:“說什麼?”
“他說,若能賣錢,分我兩成!”先生晃著兩根手指說道:“我什麼都不用乾,白拿兩成!
欸,也不算什麼都沒乾,我獻給知縣大人,同時要幫他與大人提出審核備案,
你想吧,這書一旦獻出去,我的名氣有了;
他再賣出去,我又能得二成銀錢,哎喲喲,可真是名利雙收,夫複何求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