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帽戴得很成功,把顧彥辰聽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為朝廷、為天下負責,似乎口氣很大,可實際想想,若這家村學真能培養出優秀學子,將來一旦被朝廷選用,可不就是要治理一方、為百姓負責嗎?
同時也讓他也萬分感慨——眼前這小姑娘若是男孩子,將來必大有作為。
也把村民們聽得心動不已——上學不花錢,學得好了還幫忙擇校並推薦,而且至少能確定給保送至縣城裡的學塾,上哪兒找這麼好的地方去!
胡澤胤身前五家佃戶原本呆滯、木訥的麵容都開始生動起來。
他們從有土地的農戶,到變成失地的佃戶,幾乎是在苦難的沼澤裡越陷越深,看不到自拔的希望。
現在有希望了,他們的下一代有機會讀書,那就有希望把家庭帶起來。
哪怕不做官、隻考上個秀才,像那幾位被聘做先生的秀才一樣,也能讓孩子能體麵的糊口,沒準還能讓家庭翻身。
“東家,我們都能送孩子進村學嗎?”有膽大、心思轉得快的佃戶問胡澤胤。
“可以,剛才那孩子不就過去排隊了麼?”胡澤胤說:“有教無類,隻要他自己勤奮。”
馬上,佃戶們都不忙著登記了,紛紛把孩子往駱毅那邊的隊伍推,甚至還想把家裡的女孩子也推過去,他們語氣急切,商量的信息卻不同。
第一家母親:“大丫二丫,你們也過去問問,能不能去讀書?
不能的話,打雜也行,好歹跟著認認字,以後找婆家,婆家也能高看你一眼!”
父親則說:“她們倒是不急,跟在家裡乾活就中,得讓大田二田去上學,學回來再教給倆丫頭也是一樣的!”
第二家父親:“老大,你今年剛好十五,你也去,這機會可不好找!”
母親則說:“老大能幫家裡乾活,讓老二、老三去吧,他兩個小,待在家裡乾不了什麼活,我還得分心照顧!”
第三家孩子多,四男二女六個孩子,家裡爺爺發話:“都去!不用你們乾活,東家沒多少地,我跟你們爹和叔叔使使勁兒就是了;
你們幾個裡出一個好樣兒的,咱家就有希望!”
兩個兒媳卻反對:“女娃子讀什麼書!她們在家乾活就行,不然東家怎麼看咱家?有便宜可勁兒占是不?
再說了,女娃子,跟一群男娃子天天廝混在一處,還能不能嫁人了?她兩個留下!”
第四家的老太太則是:“唉,咱家沒一個夠歲數上學的孩子,太小了!
也罷,這茬趕不上不要緊,咱好好給東家乾活,在東家踏踏實實待住了,等過兩年也送娃上學!
老二,你們兩個都成親一個月了,咋還不見動靜?趕緊生!”
彆說胡澤胤聽無語了,連駱毅都無語——剛成親一個月著什麼急!
隻有第五家有人在放聲大哭,他的家人也沒人勸慰,隻盯著地麵不吭聲。
駱毅往那家人看了一眼,卻來不及問,因為佃戶們的孩子已經有過來排隊的了。
胡澤胤的聲音傳過來:“他是阿彙那家鋪子原先的東家。”
鮑魁和白彙兩間相連的鋪子,原先的東家都是丟了孩子的,看來,這是其中一家。
駱毅正麵對孩子們,一聽這話不由得又把腦袋回過去看胡澤胤。
胡澤胤不看她,隻點了點麵前的紙張,示意駱毅彆耽誤手上的活計,然後傳音:“他是家中長子,把所有的錢都用來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