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毅問道:“你們做這些東西是要賣錢嗎?”
小仙姑們說:“是,不過我們不是賣給善信,而是賣給其他道觀的,不然,我們吃什麼用什麼。”
駱毅聽得更迷惑了:“你們不是不用從事生產嗎?”
到底還得是大一些姑娘能說明白話:“我們並非不事生產,雖然每年朝廷都會給一些道觀和寺廟撥發款項,但僅限於官辦之地;
我們隻是不繳賦征稅,也不用服徭役而已,但齋廚日用、道觀營繕都需要自給自足;
我們辛悅觀是坤道觀,全部是女子,無法辟田園、廣列肆、增置水磑,但可以做些手工活維持日常所需;
我們做的這些法器,可以支持山上五六處道觀所用,隻是賺的錢沒他們多;
聽說他們賣給善信們一串流珠,能賣到一兩銀子,但從我們這裡收,隻需二百文錢。”
泰山上隻辛悅觀這一處坤道觀,其餘皆為乾道觀。
辛悅觀裡麵修行的全是女性,乾為陽為男,坤為陰為女,這裡是坤道觀,不適合從事開辟田園、種植作物的營生,隻能做些手工活維持生計。
乾道觀每天善男信女不斷,還經常出去做道場,因而不愁生計。
坤道觀裡都是女子,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並不對外,所以辛悅觀沒有那些經濟來源。
但辛悅觀也有自己的辦法。
乾道觀除了善信捐的香火錢和做道場的收入,還可以搞種植業、碾磑業等創收項目,還會售賣一些可以佩戴的小飾品。
這些與宗教有關的飾品被稱作法器,普通人佩戴在身上,求個平安順遂、或是內心寧靜,
坤道觀乾不了重體力活,但是可以做紡織業、製茶業、工藝品製造業等等。
辛悅觀人數少,選擇了工藝品製造,說得再具體些,就是從乾道觀手裡承攬了小飾品製造加工的活計。
也就是說,辛悅觀成為各乾道觀的生產商和供貨商。
“說起來,還是代姑娘幫我們賣的劃算。”小仙姑們說道。
駱毅驚訝了:“代姐姐也賣這個?”
“是呢,”小仙姑們說:“代姑娘在府城開了個鋪子,專賣香燭紙錢和小件法器,還負責給拿到我們這裡開光;
善信們自己的私有物件也可以委托代姑娘送過來開光;
對了,阿毅妹妹,你的手鐲天天都戴著嗎?要不要我拿去求師父幫你開光?”
“啊?”駱毅看看鐲子:“呃……好啊,多少錢?”
小仙姑們就笑作一團:“你是我們的小善人,怎會收你錢?你脫下來給我帶去師父那兒就是。”
駱毅心中暗自嘖嘖。
原來某寶上那些為手串、吊墜開光、加持等等的服務,這個世界也有?
小仙姑們說:“要不是代姐姐,我們辛悅觀隻憑給彆的道觀製作這些法器,真是賺不了多少錢;
還是代姐姐聰慧,想出幫我們代售和開光的法子,這麼說吧,你看我們這房頂,和以前不一樣了吧?去年新修繕的!”
駱毅看向觀內各處建築,果然,幾乎每個房頂都修繕過,包括門柱都是塗的新漆。
噢,不是古人也乾這種事,而是代曉初在幫她們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