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繩子(2 / 2)

六繩護主 東方紅不敗 5677 字 8個月前

怪不得包袱那麼大,原來底下盤踞著這麼一大坨繩子。

“這繩子……”李蔚玨問道:“也是碧霞元君的?”

胡澤胤:“是吧,可能是,我出百草園的時候聽幾個七彩小狐狸叨咕說,應昌府那邊來參加考試的狐族有私下給仙童行賄,希望透露題目……”

駱毅心裡“咯噔”一下:“你說哪兒?”

胡澤胤:“應昌府那邊。”

李蔚玨也覺得“應昌府”三個字耳熟。

他們在棺匣子裡醒來,棺匣子就埋在應昌府邊緣的墳頭裡,而應昌府城,是小李蔚玨的家,吳三妮兒的家在應昌府柰丘縣,吳家溝村。

駱毅蹙眉閉眼,下唇微微收緊。

她穿越過來時的那片荒地,就屬於吳家溝村,屬於應昌府,那繩子……也出自應昌府。

冥冥中似有天意?

斷掉的安全繩與自己一起穿來的?

那麼……

“27米高,掉下去必死無疑,如想活命,唯有穿越大勵朝、並完成任務,屆時你將有兩個選擇:繼續生活在那裡,或者回來;

根據自由落體公式h=1/2gt?,按g=9.8m/s?計算,你的考慮時長大概在2.35秒左右,計時開始!”

三年前駱毅在安全繩最後一股纖維斷裂前出現的聲音再次浮現於腦中。

“怕不是傳說中的縛妖索?”黃酉摘下李蔚玨剛綁好的繩子,說道:“難道大哥把那狐狸進獻的寶貝給順回來了?”

白彙:“要真是縛妖索,換你,你會拿出來?”

黃酉搖頭:“反正都要考試,用這等寶貝換透露題目這等小事,我不會乾的,拿來捆自己嗎?

臨時透題有什麼用?該不會作詩照樣不會做,要說能換得碧霞元君賞大哥那樣的寶籙才算劃算。”

隻有取得修仙資格,才能得到記名寶籙,也就是仙界臨時工的身份證。

要說行賄一條“縛妖索”這樣的寶貝,隻為換取記名寶籙,其實也挺虧的,但總比隻為透露題目要劃得來。

“縛妖索?”李蔚玨又看向繩頭,他敢以劉菜菜的腦袋擔保,這繩子的材質絕對是聚酯纖維,俗稱“滌綸”。

如果覺得劉菜菜的腦袋不夠,那再加上何理的。

……

*冷知識:古代人稱重為什麼不用十進製?

度量衡是長度、體積、重量的單位。

度,長度單位,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量,容積單位,1斛=10鬥,1鬥=10升。

衡,重量單位,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

古代人稱重不用十進製,與當時人類的數學能力有關。

那時候小數、分數還沒有被發明出來,小數17世紀才出現,分數在三國時期的九章算術裡才提出,但實際應用卻很麻煩。

與長度單位和容積單位相比,重量單位和人類的交易活動更密切相關,而10的公約數又非常少,記賬時難以描述。

公約數就是一個整數能被多少個整數整除,刨去整數自己和1,10隻能被2、5整除。

如果按10進製買米,買1斤米的一半,可用5兩表示,但買一半的一半,在先秦就隻能用2兩又5銖表示。

如果再一半,最小的重量單位“銖”都解決不了,那麼連交易記賬都做不到了。

所以古人為了交易方便,紛紛采用公約數比較多的12、16、24、30、60這樣的數作為進製。

*16兩為1斤的市製單位,在我國一直沿用到1977年。

*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采用六十進製的謝克爾為重量單位,現在謝克爾還是以色列的貨幣單位。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不知道“古代人稱重為什麼不用十進製”的小夥伴,我們一起漲知識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