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想不到(2 / 2)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9209 字 20天前

雖說現今的文學熱潮已經逐漸退卻,但燕大的文學氛圍終究是要濃厚一些,更何況這裡還是林朝陽的根據地,

除了熱情的學生們,今天還有不少圖書館和中文係的人,都是林朝陽的知交故舊,另外就是燕大的幾位校領導。

上午九點半,授予儀式正式舉行。

「”..—-林朝陽同誌是中國現代文學和世界文學的傑出代表,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和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社會洞察和獨特的文學風格著稱,不僅聚焦於普通人的生活和中國社會變遷,也不斷的向外拓展創作邊界,以世界性的創作視野收獲了國際文壇的高度認可。

獲得了法國勒諾多文學獎、美國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肯定。

他的代表作《高山下的花環》《梵高之死》《闖關東》《寄生蟲》和《舌尖上的中國》等作品,不僅在中國廣受歡迎,同時暢銷海外數百萬冊,

受到了各國讀者的喜愛。

為表彰林朝陽同誌在文學創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和為中國文學在世界範圍內做出的貢獻,燕京大學學位委員會特頒授榮譽文學博士銜予林朝陽同誌。」

學位委員會主席劉慶峰朗讀頒授詞的聲音回蕩在大講堂內,在上千名燕大學子的注目下,林朝陽身穿博士袍,由現任燕大校長吳樹青撥穗,並接過榮譽學位證書。

大講堂內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氣氛熱烈。

接受了榮譽學位之後,到了林朝陽的發言環節。

他站在主席台上,眼神掃過下麵黑壓壓的人頭,那裡有妻子一家人,有他在圖書館的同事,有中文係的好友···

‘眾所周知,我隻有初中學曆,沒上過大學,排除老少,家裡學曆最低參加了工作,搞了個函授本科,剛開始看著感覺還不錯。後來時間長了,覺得還是差點意思。

這回拿到這個榮譽博士學位證書,一躍成為家裡的最高學曆,能挺直腰板了!」

台下哄堂大笑。

開了個玩笑,林朝陽臉色正經起來。

「以前燕大有個謎語,你們這些學生可能都不知道了,叫‘蹲一地」。

說的就是這裡的前身大飯廳,那時候大飯廳沒有桌子,學生們都是蹲在地上吃飯·.」

他的發言通篇沒有什麼大道理,全都是關於在燕大工作和生活的日常回憶。

台下的學生們卻聽的津津有味,甚至是心馳神往,大家對那個剛剛過去的,如火一般熱烈、燦爛的八十年代充滿了懷念。

發言結束,授予儀式也結束了,可林朝陽卻被熱情的學生們包圍了起來,有人要簽名,有人想提問交流,有人單純是追「星」,場麵熱鬨非凡。

「朝陽老師,您怎麼看待文藝、文化的商品化問題和市場經濟對嚴肅文藝創作的嚴重衝擊?」

林朝陽一邊簽看名,一邊回答學生的提問。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任何文藝形式都並非是永恒的,任何作品也都有它的曆史宿命,糾結這些事是杞人憂天,不如想想怎麼創作出更多好的文藝作品。」

「朝陽老師,您覺得當代文學—」

大講堂主席台前人頭攢動,謝道源站在人群之外,臉上露出欣慰之色。

「真想不到啊!當年毛手毛腳的小夥子,現在已經是名滿國際的大作家了!」

「不光是你想不到,恐怕老陶也想不到吧?」一旁的吳組語帶調侃。

「沒有你們這幫前輩的幫襯,哪有他的現在。」

陶父臉上笑嗬嗬的,可神色之間的驕傲卻怎麼也無法掩藏。

不過正如老朋友們所說,回想十幾年前那個農村出身的毛頭小夥子,誰能想到現在的轉變會如此之大。

陶父的腦海中閃過當年第一次見林朝陽時的情景,輕輕搖了搖頭,吳組相說的沒錯,連他也沒想到。

一個榮譽博士的學位在這幫老教授的眼中並不算什麼,但就像剛才的頒授詞所說的那樣。

這個學位所代表的是,燕大這個一國最高學府對林朝陽文學成就和海內外影響力的認可。

在幾位老同誌聊天的時候,陶玉成湊到陶玉書身邊。

「玉書,你明天有時間沒?」

「怎麼了?」

「也沒什麼,有個朋友想去拜訪拜訪你。

陶玉書狐疑的看向大哥,「朋友?什麼朋友?」

「你那種眼神看著我乾什麼,都是正經朋友。」

有了之前王紀言的事,陶玉書對大哥朋友圈的信任度有些些許的提高。

「要聊什麼事?」

「咱們學校的校辦公司你知道不?」

「知道,方正嘛。」

陶玉成說:!「對,就是方正的負責人樓賓龍,他想跟你聊聊激光照排係統的事。」

陶玉書心中了然,「好,那就明天吧,地點你來定。」

陶玉成麵露喜色,「我帶他去你們家吧,都不是外人。」

被學生們堵在大講堂快一個小時,林朝陽才得以脫身。

中午在陶家吃了個飯,下午在燕大校園各處轉了轉,到晚上林朝陽受邀到辦公樓禮堂去看話劇。

「當年咱們燕大的話劇熱還是你和77級中文係那些人帶動起來的呢!」洪子誠說起曾經的學生們,笑容滿麵。

「現在可跟當初不一樣了,鳥槍換炮!」

「確實。」

當初林朝陽和77級中文係那幫人搞話劇,完全是靠著一腔熱血,所有事都得自己張羅,不知道克服了多少困難。

如今燕大已經有了自己的劇社,學校每年都會撥款,還有一群人藝導演、編劇和演員義務擔任指導老師。

今天禮堂演出的劇目是丁西林的獨幕劇《酒後》,劇情講的是一個三十年代受五四運動思想影響的妻子,在一次聚會後和丈夫探討關於人生和愛的問題。

台上的演員都是燕大學子,演技略顯稚嫩,但熱情飽滿,演出結束後掌聲陣陣,相當成功。

看完了演出,洪子誠帶著林朝陽去到後台。

燕大劇社的學生們一見到林朝陽出現都很激動,立刻將他圍了起來,歡聲笑語不斷。

「林老師,林老師,您好!」

「你好。」

林朝陽笑容淡然,跟眼前的小眼睛打了個招呼,

「您好,您好。我是人藝的英達,梁佐是我大舅子。」小眼晴跟林朝陽攀起了交情。

「哦!」林朝陽作出恍然狀,跟英達客套了兩句。

英達的父親是英若誠,現在是人藝的演員,這兩年演了幾部電影和電視劇,但編製還在人藝,偶爾會來燕大劇社幫看指導一下。

「這位就是您愛人陶老師吧?」英達自來熟的跟陶玉書打招呼。

見他態度熱情到有些殷勤,陶玉書禮貌的回應了兩句,但見林朝陽對英達的態度不太熱絡,她也沒有多聊。

待從後台出來,陶玉書問林朝陽,1「那個英達不是梁佐的妹夫嗎?我看你對他不太喜歡。」

「也沒什麼,就是感覺那人太油滑了。」

陶玉書想了想剛才英達的表現,「確實。」

她剛才跟英達聊了幾句,不難猜出英達的目的。

林氏影業這幾年在國內投資合拍了不少電影,捧出了章藝謀、陳凱戈這樣的大導演,英達既然是演員,想結識她也不稀奇。

隔天上午,燕大方正公司總經理樓賓龍到小六部口拜訪陶玉書。

1985年樓賓龍受燕大委任,以人民幣40萬元資金創辦燕大方正集團。

並把學校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於1988年開始向市場推出了該產品。

樓賓龍這次來拜訪陶玉書,就是想將方正剛研發成功的方正91國產激光照排係統推廣至香江地區。

「現在我們的激光照排係統,可以用衛星傳輸版麵描述語言代替報紙傳真機,信息量隻有傳真方式的1/50,且毫不失真。

還有我們的彩色出版係統,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彩色圖片和中文的合一處理和輸出。

這些技術不僅在國內已經應用上了,還在今年1月使用在了《濠江日報》。

目前我們正在研製新聞采編流程計算機管理係統,一旦研製成功,對於報社的采編流程將會是革命性的突破。

記者的稿件可以快速傳到報社,編輯在計算機上直接組版,大大提升報社的工作效率.」

樓賓龍是科研人員出身,五十歲才被燕大委任成為方正公司的負責人,

身上沒有商人的習氣,反而更像是個學者。

在介紹方正91係統的功用時,他滔滔不絕,條理清晰,儼然是個老推銷員了。

待他介紹完情況之後,陶玉書麵露沉吟。

燕大方正成立至今7年,因著計算機激光照排係統的研發成功,讓燕大方正在去年實現了2億多的產值。

不僅成為了我國高校創辦科技企業的典型,也成為了中關村的代表性科技企業。

按理說公司發展的這麼好,樓賓龍應該誌得意滿才對,可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方正激光照排係統推出以來三四年時間,幾乎所有中央、地方報紙、大中型印刷廠都成了他們的客戶。

樓賓龍可以負責任的說一句,方正的激光照排係統已經實質性壟斷了國內的排版印刷行業。

現有的市場已經開墾完畢,如果方正公司不能繼續開拓新的市場,那等待方正的很有可能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樓賓龍來拜訪陶玉書,也是經過了一番深入的市場調研的。

香江的報業之發達,冠絕亞洲,哪怕是經濟和傳媒業異常發達的日本也要稍遜一籌。

如果方正的激光照排係統能夠登陸香江報業,那對方正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利好,至少兩三年內的發展有保障了。

更何況陶玉書是燕大職工子弟,恰好又掌握著香江最大的報業集團明報企業,這簡直是占儘了天時地利人和。

樓賓龍本來很有信心說服陶玉書,可見她遲遲沒有說話,他的心情也不由自主的誌芯了起來。

「這件事.」

沉吟良久,陶玉書終於開口,樓賓龍緊緊的盯著她的眼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