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采參(2 / 2)

傳統的放山采參人規矩甚多,抬參的每一步都有相應的儀式和專用的工具,加上為了保證人參的完整性和價值,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很是繁瑣。

這裡是秦嶺,也不是東北那旮旯,陳觀這個半路出家的年輕人當然不會那麼守規矩“講武德”了。

心思一動,長有野山參的方圓半米植被土地直接消失不見,原地出現一個深達一米的坑。上了年份的野山參根須極長,為了保證野山參的完整性,陳觀就把範圍擴大了點。

將人參收入空間中後,陳觀自己也進入了空間。

陳觀操縱著空間之力將土球的土和其他植物根係一層層剝離,不久後一株還帶著葉子,參須完整的野山參出現在眼前。

小心的將參體捧在手中,陳觀仔細數了數人參蘆頭上的蘆碗,明顯能看到是有38個蘆碗,但看這參蘆碗慢慢退化蘆碗消失後形成的圓蘆就知道少說有個六十多年了。

這株參品相算是不錯的,放在市場上至少能值個四五十萬,如果拿去拍賣,那價值就更高了。

雖然價格到不了幾百上千年野山參數百上千萬的程度,但這可是白撿的能夠合法拿出去的東西,陳觀也是很高興了。

在空間裡挖了些青苔將野山參包起來,陳觀拿了一個空閒的布包裝了進去,暫時就先放在空間裡了,等出山的時候再拿出來。

歸置著人參,陳觀忽然想起了當初買小葉紫檀和黃金楠苗木時一起買的那包人參種子,不過由於後來放棄了賣人參的計劃記,自己好像隨手把那些種子撒在了空間靈泉所在的山上,也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想起來了就去看看,陳觀直接飛向空間靈泉的山峰。說起來,陳觀回家後已經很久沒有到這座空間第一高峰上來了,每次使用靈液都是空間直接調用。

“這……難道這座山也有什麼不同尋常之處,還是靈泉是滲透在土層中潛移默化的影響?”陳觀驚訝的發現被自己隨意播散的人參種子全部發芽長出了小苗。

正常來說,人參種子播種後需要18個月才會生根發芽,而且自然狀態發芽率無法保證,所以普通人如果不懂技術想在家種出人參來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這片地的人參種子播撒後,陳觀既沒時間加速催生,也沒澆灌過靈液,竟然就這麼長出來了!要知道,陳觀不乾涉的情況下,空間中與外界的時間比是1:1的,也就是播種到現在也就一個月多幾天,而且看這密密麻麻的小苗,幾乎是百分百發芽了。

陳觀目前也不確定是這座空間第一峰土質有問題還是存在於這座山峰上的靈泉滲透在土層中導致的,隻能以後種些其他東西試驗一下才能搞清楚了。

不過這些人參苗既然發芽了,陳觀還是將其移栽,為每株人參苗留出足夠的生長空間。

看樣子以後也可以冒充一下專業的采參人了,過段時間進山一趟,拿株山參出去也解釋的通,畢竟是秦嶺寶地嘛!

“又能合理合法的賺點小錢錢了!”陳觀很是滿意的想著,畢竟果園盈利還需要一段時間,他也不能坐吃山空不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