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同誌點頭道:“要讓一個人不做什麼事,恐懼會更好一些。”
淮安同誌沉思起來,他的性格中仁厚是一個大特色,數十年來,所有在他身邊工作過的工作人員都有一個深刻體會,那就是淮安同誌性格寬和,有容人之量,發火的次數很少。
這是好事,但也是壞事。
是好事,在於能領導出一個相對包容的環境,但是壞事在於很多人不知道收斂,會違法亂紀。
而湘潭同誌的話就一針見血了。
陳晉看到淮安同誌的猶豫,說道:“湘潭同誌,我聽說當年進京之前,您有過關於進京趕考的說法?”
湘潭同誌笑道:“是有這麼一說。”
陳晉笑著道:“我認為,這個比喻太恰當了,充分體現了組織在全國發揮作用的性質,那就是趕考,進了京城,不是天下太平萬事大吉了,反而真正的考試才剛剛開始,在這個考場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考過,蒙人考過,滿人考過,奉化先生也考過,從成績來看都很一般,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算是考的比較好的,一開始頭腦清醒,後麵就糊塗了,後人表現不好,被淘汰出局,蒙人考的一塌糊塗,奉化先生考的也不怎麼樣?那我們組織能考出什麼成績呢?依我看,時時刻刻膽戰心驚如履薄冰才是應該有的態度,要是覺得自己考的很好,那我看離失敗也不遠了。”
兩位領導都看著他,對他的說法在震驚之餘,覺得還是有那麼點道理的。
淮安同誌道:“我相信我們的同誌,也相信我們的組織。”
“兩位領導肯定沒問題,京城的大部分乾部我相信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地方上呢,在接受組織的政策影響小的地方呢?越往基層,越見人性,一個人會不會變壞,靠自己的自律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在人性上,人就是嚴於律人,寬於律己的,左手犯了錯,難道用右手去打嗎?不太可能。”
湘潭同誌問道:“所以你的意見呢?”
“我建議,引入第三方監督,有外人盯著自己人乾活才會自覺,發現問題才不會手軟,要想考個好成績,就必須時時刻刻讓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這靠自己監督自己,是做不到的。”
“第三方?”湘潭同誌銳利的眼神看著陳晉問道。
陳晉硬著頭皮點頭道:“沒錯,第三方,其實都是現成的,以前也發揮過作用。”
湘潭同誌揮了揮手道:“這些我們會考慮的,你先回去吧。”
“是,兩位領導,我先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