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4章 牛奶公司有何價值被盯上(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7393 字 2個月前

高弦收購牛奶公司的決定,之所以把身邊的人都嚇了一跳,原因在於牛奶公司並非一般的公司,成立時間不過三個年頭,嚴格計算起來,連完整三年時間都沒有的高益一係,和牛奶公司一係比起來,有點像孩子和大人。

牛奶公司的興旺發達,和兩種當前顯得稀鬆平常的東西密切相關,那就是牛奶和冰。

粗看起來,牛奶和冰這兩樣東西,彼此之間,似乎也沒有什麼關係。

可事實上,在上個世紀,乃至本世紀前葉的香江,牛奶和冰不但是緊俏物資,而且兩者混在一起後,形成的冰鎮牛奶,還是一種非常高級的飲料。

牛奶公司的“本體”,由英國醫生溫遜於一八八六年創建。

中國人除了遊牧民族之外,通過飲奶來補充營養的習慣並不常見;而像英國佬這樣的西洋人,飲食習慣則離不開牛奶。

因此,不難想象,對於搶了香江,並在這裡搞殖民開發的洋人,牛奶供應嚴重不足,很多人都是帶著容器,守在從英國本土海運過來的奶牛旁,做嗷嗷待哺狀。

另外,跑到香江這些熱帶地區搞殖民開發的洋人,還要麵對一個天敵,那就是中文俗稱打擺子的瘧疾,患者的死亡率頗高。

恰好溫遜醫生就是研究諸如瘧疾之類的熱帶病,其民間聲望之高可想而知。

強勁的市場需求,加上溫遜醫生的個人聲望,使得牛奶公司迅速成長為香江的知名公司,又因為廉價向公立醫院的病員供給鮮奶,而獲得相當高的社會地位。

不過,溫遜醫生本人在學術成就上頗有造詣,提出了蚊子可能是瘧原蟲宿主的假說,並與當時在印度服役的英國軍醫官羅納德·羅斯合作研究,證明蚊子確實是瘧原蟲的宿主,且瘧疾是經由蚊子叮咬而傳播,而羅納德·羅斯更是因為這個成就,獲得了一九零二的諾貝爾醫學獎。

因此,溫遜醫生的心思不全在商業上,錢賺得差不多後,便辭去牛奶公司的大班職位,帶著在東方積累下的財富和學術成就,衣錦還鄉,榮歸故裡,在英國本土創辦了倫敦熱帶醫學校,並在那裡終老。

香江這邊的牛奶公司,則繼續發展壯大著,比如在一九零四年收購了太古洋行的肉類冷藏庫。自此進入製冰業。

不過,牛奶公司在製冰領域的真正做大,是通過收購怡和洋行旗下的香江製冰公司。

冰,做為商品,之所以能在早期的香江成為緊俏物資,也和西洋人與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差異密切相關。

拿英國佬來講,隨便翻一下地圖不難發現,他們所生活的英國本土地區,要比香江所處的熱帶地區,緯度高了很多。

說白了,以英國佬為代表的西洋人,屬於“耐寒動物”,有吃冰的習慣。

當這些家夥搶了香江後,很快發現,中國人可以在驕陽似火的大夏天,愜意地喝著熱茶,而他們則熱得焦頭爛額,苦不堪言。

那個“香港腳”名稱的起源,便算得上一個佐證。

正因為如此,殖民地強盜們隻要賺夠了錢,就不對香江留戀半分,紛紛返回英國倫敦逍遙快活。

早在英國人搶了香江的一八四零年代,有一個名叫丟杜的米國人,來到了香江,發現了冰塊的巨大商機。

丟杜家族在儲冰方麵,有著成熟的維持低溫土辦法,進而,丟杜也就成功地做上了運冰賣冰的生意。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丟杜聲稱,自己用船運來的冰,是美利堅的天然冰,乾淨衛生無汙染,每磅售價五仙,結果被顧客們一搶而光。

因為西洋人太喜歡冰塊了,所以丟杜的“炎中送冰”,深得港島西洋人的讚譽。以至於港府也把丟杜的冰塊生意,看成了慈善性的事業。進而免費批給丟杜一塊建製冰廠的地皮,限期為七十五年,附帶條件是廉價供應公立醫院用冰。

丟杜由此在香江壟斷這個行業長達二十年,可謂賺得盆滿缽溢,從原來的一文不名,到償還了所有債務,並在半山區蓋了一幢古堡式的莊園宅邸。

如此血賺的買賣,當然引得無數人眼紅。

後來有個叫凱爾的英商人,買了用結晶硝酸銨作冷卻劑的人工製冰的專利,把製冰機運到香江,開始和丟杜搶生意,掀起了價格大戰,鬥了長達十多年的時間。

表麵上看,這是一場人工冰和天然冰的競爭,但骨子裡是丟杜背後,以旗昌洋行為首的美資財團,和凱爾背後,以怡和洋行為首的英資財團,互不相讓地狗咬狗鬥法。

可惜的是,當時米國隻是資本主義世界裡的小弟,還不是米帝,美資財團最後敗下陣來,不再為丟杜提供財政支持。

欠了一屁股債的丟杜,當時就崩潰了,於是便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地去找凱爾,想告訴對方,我走了,你好自為之。

實際上,凱爾此時的處境也類似.怡和洋行就不耐煩地追問他,什麼時候才能盈利,還不起錢,後果自己掂量著。

丟杜和凱爾的這次會麵,沒有像以前那樣劍拔弩張,而是同病相憐地抱頭痛哭。

兩人最後一合計,咱們怎麼這麼傻啊,既然價格戰分不出勝負,那就合夥壟斷香江的冰塊行業唄。

於是,丟杜和凱爾收拾殘局,舔淨傷口,於一八八零年最後一天,正式組建了香江製冰公司,由名下物業最多的凱爾擔任董事長,丟杜則出任總經理。

這個合並而成的香江製冰公司,獨霸了香江的冰塊市場,成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製定壟斷價格——馬上提價為每磅冰塊五仙。

當時米國流行一個“托拉斯”的詞,香江製冰公司便被稱為製冰托拉斯,其風光程度可想而知。

但有一樣,丟杜和凱爾終究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兩個人和好了沒多久,又開始撕。

隨著技術的進步,天然冰肯定比不了人工冰,加上年老體衰,力不從心,丟杜最後識趣地出讓了股份,回米國安度晚年了。

這個結局要比之前的破產好了無數倍,丟杜也未必吃虧。

眼見著香江製冰公司成了自己的家族企業,凱爾心裡彆提多美了,乾勁十足地把公司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並躊躇滿誌地貸了一筆款,從英國引進新式製冰機,不但出冰量大,而且成本低。

這時候,大債主怡和洋行咳嗽一聲,登場了。

怡和大班把凱爾叫進辦公室,語重心長地訴苦,說本商行在星加坡投資失敗,需要注入資金,可子公司的經營狀況均不佳,本商行己陷入財政危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