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入法(1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343 字 3個月前

這個時期的香江股市,單論投機程度,在全球主要股市裡,堪稱首屈一指,究其重要原因,水平發達了,但配套的機製,沒跟上,導致漏洞百出,容易被居心叵測者利用。

如此局麵下,各個方麵的心態複雜程度,可謂一言難儘,不妨通過例子,嘗試揣摩。

比如,米國股市的綠票訛詐,被劉大熊這樣頭腦靈活的人學明白了後,便“降維”用到香江股市裡,狙擊那些控製權不穩的上市公司,進而,占了便宜的,吃了大虧的,沒來得湊熱鬨的……等等吧,對香江證券業的現有法規,顯而易見地各有想法!

說白了,自己要撈錢的時候,希望越自由越好;當掉進坑裡後,便記起來監管的保護了。

在這種邏輯上的怪圈裡,隻有自己人才能真心實意地尋找出最適合的解決方案,而香江金融管理局總裁高爵士提出來的“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簡直要直擊靈魂了,所引發的熱烈反響,以至於在香江被迅速推崇為,繼“自由放任”、“積極不乾預”之後的最新經濟策略。

簡單提一下,“自由放任”是一九零六年代時任香江財政司郭博偉的工作思路,大致形容就是,市場隨便怎麼搞,港府不管,這確實增加了活力,產生了繁榮,可世事無絕對,副作用也越來越多,比如,底層被剝削得怨氣越來越重、社會矛盾日益尖銳怎麼辦;到了一九七零年代,郭博偉退休,夏鼎基接任港府財政司,來收拾香江動蕩後爛攤子的麥理浩,大搞什麼十年建屋計劃、興建地鐵等等,很明顯,港府還是乾預市場了,而夏鼎基在一九八零年代退休前,將自己的任內工作思路,概括為“積極不乾預”。

至於“自由放任”、“積極不乾預”的更深層次東西,就不涉及了,容易抬杠和敏感,能理解高弦提出的“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迅速地、廣泛地接受開來,就夠了!

做為在香江金融管理局總裁高爵士領導下,香江國際金融中心在國際資本流動路徑上,占絕越來越重要節點的一個反映,高弦提出的“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被國際媒體們紛紛引用,尤其華爾街大型機構的高管們,都主動表示,自己在百忙的工作當中,還是注意到了這一思想,以至於對香江股市開始產生興趣,或者興趣變得更大。

在這種反響下,港府立法局通過《香江證監會條例》,越發地進入倒計時。

其實,之前高弦雖然希望港府立法局最多一個月,通過《香江證監會條例》,以便於香江證監會儘快展開工作,但他並沒有不少人猜測的那樣急不可耐,因為很多工作都是平行推進的嘛。

有一說一,高爵士的提議,《香江證監會條例》的基礎《高弦報告》,早就在各個層麵被充分認識和研究了,審議《香江證監會條例》用一個月的時間,足夠了,沒毛病;可如果港府立法局在“深層”勢力的影響下,非要在《香江證監會條例》上挖空心思地設計製衡點,拖上一年半載的時間,也講得通。

當然了,《香江證監會條例》儘快審議通過,肯定最符合高爵士的預期了。

如今,《香江證監會條例》的審議通過,拖了這麼長時間,似乎博弈上,高弦輸了一局,可如果把格局放大到,把各種製衡轉換為香江證券業走進國際前列的長遠考慮,就未必了。

母庸諱言,高弦夾在有時候更關注眼前利益的香江華資,與居心叵測、手法更老道的鬼老之間,少不了不足為外人道也的為難之處,他還是需要講究解決技巧的,比如讓一方貌似占據上風地得意一時。

相應地,在某些問題上,高弦是不會走彎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