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諸葛治水(1 / 2)

舍弟諸葛亮 浙東匹夫 10647 字 3個月前

劉備派遣孫卲去許都要官,往返趕路,加上在朝廷請客送禮斡旋,怎麼也得一個半月才能看到結果。

而這一個半月裡,諸葛亮那邊顯然沒時間閒著。在孫卲被派出去之前,他就已經被糜竺和陳群搶著去解決疑難問題了。

好在這次要解決的問題都很有新鮮感,能讓諸葛亮把剛剛從大哥那兒學來的算學和自然之理應用上,所以也不覺得辛苦,反而很有趣,很有成就感。

梳理了一下兩邊的問題難度後,諸葛亮選擇了先抽兩三天時間,點撥糜竺家的海船工匠、如何給原本的海船改裝舭龍骨,以及加入一些其他增加航行安全的小技術小改良。

陳群一開始很鬱悶,還誠懇請教,求諸葛亮說出個道理來,為何要厚此薄彼。

諸葛亮也對事不對人,非常直白地指出:“子仲兄那邊的事情輕鬆,兩三天便能解決,然後海船工匠們就能開工。長文兄這邊的事情,需要實地考察勘測,才好給施工方案,所以先易後難。”

陳群想了想,也接受了這個解釋,沒有再來騷擾。

畢竟廣陵這邊運河如何改造、閘門如何修建,這些工程舉措是跟地理環境綁定的,過去三個月諸葛亮、諸葛瑾在豫章也沒法遠程規劃設計。

而造船改船跟地理就沒有強綁定了,諸葛家弄幾條船去豫章,這幾個月裡有空就能琢磨、實驗,等回到廣陵,直接技術交底報答案即可。

這很合理。

糜竺家的工匠,很快就學會了如何臨時加裝舭龍骨,還儘量有樣學樣,把舭龍骨的流線造型細節要求弄清楚。

力爭削出來的舭龍骨儘量不增加航行阻力,至於導致船隻操控性下降、轉舵變慢,這是沒辦法的。增加水下橫搖阻力,肯定會抑製轉舵。

除了舭龍骨之外,糜家工匠又順帶學了一項原本漢朝還沒有的“打麻浸泡桐油”的強化防滲漏技術——

這玩意兒也是諸葛瑾前世抖音上隨便刷到的,有些博主賣弄“傳統手工造船工藝”,當時諸葛瑾也就隨便看一樂,沒想到穿越後還用上了,就教給了弟弟。

具體做法,無非就是把亞麻\/胡麻纖維之類的材料,用鑿子楔入船體木板和木板之間的縫隙,而且麻纖維要用桐油浸泡。這樣等桐油乾燥後,木板接縫的防水效果就能提升一個數量級。

原本漢朝的船,是很難做到絕對防滲漏的,如果出海,經常會發現底艙內壁、船底很濕,甚至略有積水,要偶爾用木桶往外倒水,才不會越積越多。打麻加桐油之後,情況能緩解很多。

雖說簡單一個桐油打麻,還達不到後世宋朝水密隔艙的技術,但也比糜竺原本用的好太多了,大約能提升到隋唐初期的防滲漏水平。

一言以蔽之,諸葛亮用了三天時間,就讓海船的防滲漏性能進步了大約三百年,到隋末唐初。又讓船的抗橫搖測浪性能進步了八百年,達到了北宋水平。

糜竺收獲了這些改良,頓時喜不自勝,這不僅僅可以為主公的大業服務,還能為糜家自己的海商事業服務。

出於對諸葛家的感激,以及意識到諸葛家巨大的抱大腿潛力。糜竺不由提出,要讓他家的海商船隊,給諸葛家分潤一成的乾股,以後糜家的海貿利潤,每年都會給分紅。

諸葛亮一開始沒好意思拿,但他這一世畢竟被大哥的思想所影響,大哥這幾個月經常教他,靠技術改良受人錢財是應該的,無違君子之道,說不定還能激發天下人群策群力,想出新東西造福百姓。

加上糜竺甚至開始打聽諸葛亮“是否婚配、有沒有定親”,諸葛亮怕夜長夢多,還是坦然接受了那一成乾股,並且表示他也不會白拿,諸葛家以後有航海造船技術的新改良,還會主動和糜家合作。

而對於糜竺的問題,諸葛亮隻說:

“我當初能從荊州逃脫,多賴一故友幫襯,我已許下婚約,君子立身處世當言而有信。

何況我大哥已二十二歲,尚未婚娶,我又豈會談論此事,亂了家中長幼之序。”

這個理由堂堂正正,糜竺也就沒再說什麼。

……

花了三天搞定糜竺,讓糜家造船匠自行施工鼓搗後,諸葛亮就抽身來陳群這邊、填大哥去年挖下的另一個坑:

邗溝治水、解決廣陵郡的鹽堿地問題!

雙方也沒客氣謙讓,一上來陳群就彙報了過去那個冬天,他用那四萬從下邳郡移民來的士卒家眷、以工代賑,

究竟整治了多少邗溝南段的運河河道,又趁著枯水季在射陽澤靠近運河的區域,新造了多少圩田、增加了多少灌溉蓄水庫容。

這些情況,跟諸葛亮在豫章那邊治理彭蠡澤的措施,大同小異。

因為陳群的治理,去年冬天農閒,起碼廣陵郡又新增了幾十萬畝的肥沃圩田(漢畝,折合後世的畝要乘0.3左右),夠上萬壯勞力耕種了。灌溉條件也特彆好,如果能治理好鹽堿地,那都是上等水田。

諸葛亮走馬觀花了三四天,從廣陵縣跑到射陽縣,一路巡查之後,也就心裡有數了。

“河道整治和堆淤圩田、疏浚庫容,這幾步做得都很不錯,沒有問題。

所以,剩下的難點,隻是不知道怎麼給邗溝運河造閘門、阻斷長江漲潮時的海水倒灌?”

諸葛亮考察完後,一句話就概括了陳群依然沒法解決的難點所在。

陳群聞言,也是忍不住苦笑:“彆把話說得這麼輕巧嘛,什麼叫‘隻是不會修閘門’,此事之難,著實超過了我預想。

去年我也考慮過,以為能自行請教能工巧匠、治水能吏,造出運河閘門來。但著手之後,才知道有多難。”

諸葛亮隨口排查:“是造好的閘門不好開合?還是閘門會漏水?還是經不起兩側落差水壓、會被衝垮?我想應該不至於衝垮吧,那麼多堤壩圍堰,都不至於衝垮,想要加固,應該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漢朝以前,修築堤壩圍擋大水的操作就已不鮮見了,所以諸葛亮覺得,不可能是堵不住水的問題。

陳群果然應道:“確實不是衝垮的問題。我請教了能工巧匠後,試了各種加固手法,要讓閘門扛住水流衝刷還是做得到的。

而且閘門關閉開始蓄水後,不過一兩日,閘口的水位就漲得跟上遊淮陰來水處一樣高了,由此便轉為靜水,不會再有衝力。

隻是,閘門一旦修得過於堅固、就難以開合。每天潮水峰值過後、要開閘通航時,靡費人力,幾乎如同挖開堤壩一般費力。

次日再要關閘時,也關不緊,得重新堆填沙袋堵縫、想儘辦法額外加固,才能防止漏水。久而久之,河道被反複淤塞,船隻出入運河都成問題,得不償失。

但如果不把閘門修築得如此堅固,每每又會漏水,總是關閉不嚴。我已是試了四個月,窮儘一切辦法,或許子瑜當初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自古從未聽說過有人能給運河修閘門的。”

諸葛亮聽了陳群的詳細陳述,卻一點都不擔心,反而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

他來之前,在豫章那幾個月,跟大哥討論過很多預想情況,他還真就怕遇到些奇奇怪怪的麻煩。

但陳群似乎也很努力,這幾個月工夫沒白花,把其他小問題都解決了,隻留下了一個“閘門漏水、或者開合不易”的終極大問題。

這就好比學霸做卷子,不怕題目難,就怕題目繁瑣、考驗你的細心程度。

如果有個笨拙但勤懇仔細的學酥跟他搭檔,把小錯誤低級錯誤都檢查了一遍排除掉,隻留下最後的拉分題請學霸出手,那就很舒服。

諸葛亮便胸有成竹道:“既然隻有這麼一個重大疑難,明日且去閘門工地細細驗看,再把原先的工匠都召集起來,群策群力。”

陳群沒有彆的辦法,隻是滿口答應。

……

次日,一行人來到廣陵城東南十餘裡外、邗溝運河邊的閘門工地。

陳群找來了上千名負責具體乾活的役工,還有數十個築城匠人和木匠,以及工曹的技術官吏。其中不乏上了年紀,頗懂築城牆修水壩的資深老者。

一大群人圍著工地,現場一點點比對勘察,群策群力想辦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