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就走到這條絕路上來啦!”
……
看著時候不早了,白文氏站起來道:“大家聽到了吧,這是我和大爺共同製定的,如有更合理的建議便請提出,如有不滿的,去賬房領了兩個月的分紅,自行去吧!”
月到中天,鴉雀無聲。
今夜的月光尤其迷人,白家諸人紛紛散場,回到各房躺下。
注定無眠。
……
又過了幾天,鄉試放榜的時候到了。
已經領到自己賣身契的車夫狗寶和陳三,不等主人家吩咐,主動前往看榜。
走了一半才發現,好家夥,他們倆人都不識字。
不過好在放榜的地方都有專人唱名,隻要有個耳朵就能聽懂。
白景善最後的名次不高不低,取了七十八名,已然有了舉人身份。
換句話說,已經有了做官的最低資格。
白景善隨後參與了這屆舉人的聚會,結識了諸多同屆的年輕俊彥。
隻不過這應該是白景善科舉之路的終結了,他的未來不在科舉。
……
鄉試過後,白景善著手加強對白家子弟的特訓,不僅他的景字輩兄弟,還帶上了白家120多個員工子弟。
兩個月後,新建的白家私塾建成,白景善以記憶中的學校製度加以構建,不僅教授經學八股,也教授近代自然科學的知識。
同時,藥行子弟定期參加老師傅的集體培訓學習,傳承製藥技術。
學習天賦強的,以後可以走科考入仕之路,即使是廢除科舉後,也可以走學堂選官和留學生選官的路子。
學習天賦不好的,有管理才能就送進白家生意參與學習,未來走企業經營的路子。
最後那種毫無長處的孩子,姓白的擎等著最後分紅,擔負開枝散葉的使命好了;不姓白的回到藥場乾活養家去。
漸漸的,白景怡這個長房長孫也成熟了起來。
白景怡在原本的劇情裡,就是白家生意的重要參與者,年滿15的他,已經加入了白家理事會,跟著父親和二嬸學習生意管理。
白文氏以極大的魄力支持了兒子的變革之法,明裡暗裡的壓力暗潮洶湧,這個女人用極大的決心和意誌替兒子擋住了明刀暗箭。
一場封建大家庭的現代化改革竟然就這樣起步了,白景善用領先於時代的眼光描繪了藍圖。
誠然,家法裡一些內容,如婚姻自由一條,便與當前世風有著不符的地方,在具體實施方麵也有著難處。
但是,白景善相信,隻要白家在內部逐步試行下去,總會在越來越開化的近代社會得到驗證。
暫時,誰都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隻能從周圍的改變中尋找一絲絲安慰,但是終究會有曆史證明一切的合理性。
至於三爺白穎宇,剛開始時候跟著一批人鬨騰了一陣,結果被鐵腕鎮壓,扣錢的扣錢,開革的開革。
三爺不敢犯渾了,閒來無事,整天忙著和老婆白方氏搞起了造人大計。
沒多久,白方氏又懷了!
誰料想三爺的幸福日子沒過幾天,又出事了,外麵討債的南記股東來了,指名道姓找白穎宇。
三爺一聽,嘿,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