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往昔歲月(2 / 2)

香江往事 一波未平 4582 字 6個月前

“那人呸了一聲,說那老王八羔子怎麼混得好,他讓自己那個年輕的姨太太出去賣,這樣還不算,還介紹了好多同事的家眷做那皮肉生意,在中間賺回扣。司令啊,你啊曉得,她們的生意為啥好?我爸說不曉得,那人告訴他,這些人被安排在不同的木屋裡,價格根據年齡、相貌還有丈夫的官職來製定,一次在十塊到二十塊,打的旗號就叫一品夫人。”

“我爸沉默了許久不說話,那人又說,司令你想想,倘若你混到沒了飯吃,你會讓三姨太去做這種事嗎?那不是丟你一個人的臉,那是丟我們……。那人話沒說完,我爸就拍了桌子讓他閉嘴,然後又拿了一百塊給他,讓他以後彆來了。可下個月,那人又來了,這次我爸沒有招待他,喊了個紅頭阿三把他給拎走了。”

“沒過多久,家門口突然又來了五六十個人,他們拍打著大門,說都是我爸的老部下,要請他幫幫忙。管家說找錯地方了,這裡沒司令。他們就報了個名字,說那人前陣子剛來過,還拿了司令給的五百塊安家費。管家眼看瞞不住,又說司令不在,那幫人便說要進屋來等。管家不開門,那幫人便用力地拍門,罵我爸爸,說他隻顧自己享福,不管他們死活,後來他們開始往裡麵扔石子石塊,我嚇得趕緊躲進了屋裡。”

“沒一會,管家也躲了進來,把門窗鎖好,然後打電話喊了警察。警察來了,那幫人便四散逃開,警察抓了十來個回警局。從那以後,爸爸就花錢請警察24小時在山腰附近巡邏,一直到這房子被人收走之前,我再沒見過有人來家門口搗亂的了。”

李默一直默默地聽著,這時突然開口說道:“這些人,不是好人。”

盧曉美愣了愣,問道:“你是說,住在調景嶺上的那些人?”

李默點了點頭。

盧曉美沉默了一會,問道:“你去過調景嶺嗎?”

李默搖了搖頭,說道:“我沒去過,但我看過一篇報道,說49年的時候有十來萬國民黨官兵逃到了香港。當時西環一帶,滿街滿巷都是這些殘兵敗將,白天無所事事到處遊蕩看熱鬨,晚上就在路邊屋簷下鋪上油紙或者毯子,席地而睡。每天都有警察跑來認人抓捕那些沒錢吃飯而跑去偷盜搶劫的人,於是港英當局在香港島西麵的摩星嶺設置了所謂的難民營。

那裡離香港大學很近,經常有學生組織抗議,要將他們驅逐出香港。第二年夏天,住在附近的當地人和香港大學的學生與這些國民黨官兵起了衝突,許多香港居民和港大的學生被打傷送進了醫院,後來港英政府就把這十來萬國民黨官兵和他們的家眷遷去了偏僻一些的九龍魔鬼山,建了調景嶺難民營。”

盧曉美嗯了一聲,說道:“我聽管家跟我說過調景嶺的事,他說那裡是香港最荒涼、最偏僻的地方。既沒有通往外麵的公路,也沒有街道,唯一能出來的交通工具就是筲箕灣的渡輪,可輪渡的運力很小,出來和進去都很不方便,所以,那裡幾乎與世隔絕。”

李默一隻手敲著椅背,有些恨恨地說道:“最好連輪渡都取消了,讓這些人永遠呆在那個山坳裡,不要出來害人才好。”

盧曉美有些驚訝地看了李默一眼,繼續說道:“管家曾去過調景嶺,去探望一位他的結拜兄弟。他告訴我,在那個荒山野嶺上,什麼都沒有。難民營完全沒有規劃,那些人被送過去後,就一烘而上搶地盤,然後為了弄一個安身之所,大家經常為了一塊好點的石頭,為了一根好點的木頭大打出手。

所以,連木屋都成了好東西,而大多數人居住的,是用油紙沿山搭建的很簡陋的A字棚。這些油紙棚很容易著火,經常會發生火災,有些是因為烈日暴曬下的自燃,而有些則是人為。除了火,大風會將棚吹走,雨水會將棚裡的東西淹沒。

他說最難熬的還不是這些,是巨大的心理落差,尤其是曾經的達官顯貴,曾經叱吒風雲的將軍。因為在那裡,不管你當過什麼大官,也不管你是什麼中將、少將,隻要進了難民營,一切都扯平了,誰跟誰的命運都沒有什麼不同。於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拳頭說話。誰夠強,誰夠狠,就能活下去,就能活得好。

我以前也覺得那些人可惡,可我始終記得管家跟我說的那些話,他說無論是誰,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下,都會變得墮落,變得邪惡,甚至瘋魔。政府把這些人驅趕到了這裡,讓他們自身自滅,讓這裡變成了一個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讓這裡變成了人間地獄。雖然外麵的世界因此太平了許多,但這樣是不對的,仇恨和暴力不該被這樣滋養,早晚,我們會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李默往車窗外望去,銅鑼灣燈光璀璨,橙色的路燈下,人影斑駁,情侶手牽著手,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