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慘痛的後果都是今天的人類造成的,這不是責怪什麼,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缺陷與優點。
林森更希望保留公元人的特點,公元人隻要度過三體危機,以他們的潛力定將一飛衝天,將真正跨出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國家政策研究室代表:“感謝您林森先生,你說的大低穀其實國家科學院也提出過預警,但我們並未將它作為重要政策參考。
我們會認真考慮您的提議,同時與這方麵的專家一起製定具體的措施。我們將會為大低穀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準備,但最好是它不會到來。
隻是關於第四點,大型地下永久庇護所建設的建議,華夏會執行下去,國家資源也會適當向這方麵傾斜,但容納全國人口是不可能做到的。
其他國家我們也會去遊說,建立庇護所也是對他們自身的保障,不過我們也沒有把握可以說動多少國家。
畢竟耗資巨大的大型地下永久庇護所建設與應對大低穀之前並沒有必然的聯係,若是說不清這其中的關聯,他們也很難說服他們的國會。
麵壁者不能乾預各國內政,但若將這項加入到麵壁計劃中,又會超出PDC限定的麵壁資源。”
林森:“先做下去吧!我們不願意大低穀會到來,但這些年社會的發展越來越清晰的告訴我們,這是不可避免的。
如同我們現在阻止不了,全世界掀起的資源刮分浪潮,大浪之下,一切都將化為齏粉!
戰爭學中有句話是發現即毀滅,是說隻要發現敵方重要據點,就會摧毀它。
在社會學中也有類似的話,預見即改變,我們既然預見了大低穀,就是有可能去改變它的。
大勢不可違,小勢猶可為,相信由眾多的國家精英群策群力,一定能讓我們在大低穀中保留最大的元氣。
總結一下,未來我們的工作有兩個方向:
一是大力發展麵壁者指定科技項目,為麵壁計劃打好堅實的基礎;
二是提防人類社會由於經濟轉型導致內部的動亂,為大低穀時代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準備,讓理性多保留最後一分鐘。
我們共勉……”
動員大會在最後一句共勉下落幕,走出會場的人都深出一口氣,林森的逃亡計劃既能讓人類可以拚儘一切與三體決一死戰,也能為人類留下火種。
為了全人類,我們不能逃亡;為了全人類,我們將犧牲一切,隻為人類文明的存續。
人類的命運不會因今天的人類終結,使得今天的人類心中少了一大塊包袱。
為何公元人會不惜一切為400年後的戰爭準備,隻是因為公元人的那顆責任心啊!
大低穀後新人類的傲慢愚蠢就來源於他們少了這顆責任心,不對人類負責的利己主義雖帶動全社會的生產發展,並帶動科技的發展,但取得的成果最終也隻能是曇花一現。
戰爭打的從來都是人,而不是武器,再好的武器交給原始人也不能發揮威力,隻能被屠宰。
未來人或許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了,他們思維狹隘,不思進取,沒有危機意識極端自私與自傲。
羅輯成為執劍人後,智子解除了技術封鎖,人類科技還是沒有重大的科技突破。
沒人研製水滴,沒人研製智子,那時人類的科技與三體人剛剛遠征時是差不多的,三體都能取得長足發展,人類為什麼不能。
三體星係暴露後,他們甚至都沒有想過離開太陽係,哪怕派出一個探索艦隊。
他們失去了直麵黑暗宇宙的勇氣,人類唯一的重大突破還是公元人韋德建造的光速飛船。
他們不適宜這個宇宙了,最終也隻能被這個宇宙拋棄。
在林森心目中,改變未來的人類遠比戰勝三體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