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紅傘驗屍(第一更)(2 / 2)

大宋神探誌 興霸天 10321 字 6個月前

狄進看了看,吩咐道:“將右側的一個坑點火!”

“這是做什麼?”“驗屍有這般驗法麼……”“不知道啊!”

衙役上前點火,右側土坑燃起輕煙,圍觀者議論紛紛,還沒想出個所以然來,狄進已經舉步朝著眾多墳頭走去。

前來抗議的親屬們,屏息凝視地注視著他的步伐,直到他停在了一個破損的牌位前,才如蒙大赦。

沒有人鬨。

因為這座墳,是家主孫洪的。

孫洪的家人已經死絕了,自然沒有親屬抗議,關鍵是從剛剛對方的挖坑來看,隻挖了三個,是不是意味著隻會驗三具屍體?

那倒是不必著急了,畢竟在場的親屬也就是十幾個人的,指不定根本不會打擾他們的家人安息……

“開始吧!”

狄進眼角餘光將這些人的表情儘收眼底,知道親屬已經不再是阻礙,便指著墳頭道。

“伱們幾個去!”

被王博洋點到的三名衙役,心不甘情不願地抄起鋤頭和鏟子,上前開始挖掘墳墓。

京師外的墳墓依舊是寸土寸金,墳堆很小,棺材埋得不深,不多時墳堆上的泥土便被掘開,棺材露了出來。

普通人的棺材自然不會雕刻圖紋,似乎刷了一層漆,但也褪色了,斑駁一片。

衙役拿來撬棍,從側麵撬開棺蓋,一股穢臭味飄了出來,趕忙掩鼻後退。

狄進立於原地不動,五名仵作先是在鼻子間塗抹了什麼,然後又口含一物,做好準備後,再紛紛上前,檢查起來。

棺材的質地很差,已經出現了破損,估計又受下雨影響,裡麵積了不少淤泥,不少遺骨已經浸沒在泥中。

仵作們見狀,隻能從懷中摸出手套戴上,將手伸進了淤泥之中,開始將遺骨小心翼翼地取出。

五個人協作,速度還是快的,不多時,一具無頭屍骸已經放在了棺材外的地麵上。

而為首的許三想到了狄進的囑咐,又把手伸了進去,繼續去掏那些細小的遺骨,不敢有絲毫的遺漏。

狄進看得微微點頭,指揮道:“去取水來!”

衙役們依言提桶取水,放到了旁邊,仵作們開始用清水將遺骨一根根洗淨。

清洗擦拭的同時,還要仔細觀察。

因為遺骨上有缺口裂口,如果是生前造成,或許可以判斷出致死原因,亦或是通過生前受傷的記錄確定身份,如果缺口細小,那可能是放入棺材後,被蟲蟻啃噬所致。

許三觀察細致,反複查看後,認為從缺裂處的痕跡判斷,是蟲蟻啃噬的可能性更大。

“把竹席和細麻繩拿過去!”

仵作洗乾淨遺骨,竹席已經鋪在了地上,然後最為考驗仵作能力的一步來了。

要用細麻繩,將這些碎散開來的遺骨,按人體骨骼的位置串好定形,放在席上。

狄進聚集了開封府和四縣仵作後,主要就是教他們這些,實際上一個老道的仵作,對於人體骨骼應該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但五人水平良莠不齊,開封府衙那個果然最是無能,幾乎一竅不通,全憑外在勘驗,倒是其他四縣或多或少知道一些,講解起來也方便許多。

此時就以封丘仵作許三為主,其他人打下手,在滿頭大汗的工作下,足足忙了三刻鐘,一具串成人體形骸的遺骨,終於出現在了眾人麵前。

圍觀者此時已是好奇不已,也顧不上晦氣和肮臟了,恨不得湊近了細看。

而狄進麵容平靜,看向旁邊的土坑。

此時火已燃燒多時,眼見右邊的坑中表土燒到發紅,他吩咐道:“將坑中的柴炭去了,將酒和醋均勻潑灑!”

衙役依言照做,很快熱氣蒸騰,酒醋味混在一起,徐徐彌漫。

“仵作將遺骨抬入土坑裡麵,上麵用草席蓋住,小心些!”

仵作們一起,將放置遺骨的竹席抬向土坑,再用草席蓋住。

後世之人一看就明白,這是依靠蒸騰的熱氣來蒸骨,但現在的人莫名其妙,甚至都入了神,連國子監學子的議論聲都停止了。

無論是死者的親屬,還是圍觀的人群,周遭上百人鴉雀無聲,墳邊一片寂靜,隻有那翻開的棺木和泥土,證明這是一場驗屍。

狄進耐心等待,仵作許三則蹲下來,手時不時摸一摸土坑旁的地皮,當發現地皮基本冷卻了,才站起身來,呼喚道:“狄解元!好了!”

狄進點了點頭:“揭開草席,你們將遺骨抬出來,抬到我所站的位置!”

他現在站的,是正在被陽光照射的空地上。

當蒸過的屍骨被抬到這裡,狄進方才在竹席邊蹲下來,招手道:“傘。”

一把紅油傘被遞了過來。

這也是所有準備的器具裡麵,最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然後眾人就看到,狄進撐開傘,對著陽光,遮住了遺骨。

紅油傘籠罩之下,整副遺骨大都沒有變化,唯有頸骨的斷折處,泛出了很淡的紅色。

“諸位請來看!”

早就等不及的陳堯谘、王博洋、呂安道第一批上前,王堯臣、韓琦、文彥博第二批上前,原本站得遠遠的,不願意沾染屍體晦氣的張宗順,都帶著左右靠了過來。

而細看之後,視線都落在那淡淡的紅色上,驚奇地道:“這是什麼?”

狄進道:“是血蔭,血液瘀結後隱約顯現的印痕,骨頭上一旦出現血蔭,必是生前受過嚴重的損傷,若是沒有血蔭,縱然骨頭損傷折斷,也是人死之後造成。”

“這具遺骨上有不少缺裂的地方,卻沒有血蔭,這便是下葬後,由於棺材破損,遭到鼠蟲啃噬所致,唯獨頸脖處的裂口出現了血蔭,這就是生前被利器斬首的特征。”

血蔭確是後世用來判斷生前損傷還是死後損傷的一種典型手段。

生前損傷的話,損傷的軟組織會有炎症、出血、充血、淤血、紅腫的表現,創麵發紅,內有血痕,這就是生活反應。

死後損傷的話,不會有炎症出血反應,創麵以及損傷周圍色澤不會有變化,和正常軟組織顏色基本一致,即便屍骨化了,也不會驗出血蔭,就是這個原理。

而血蔭肉眼是難以辨彆的,唯有蒸骨之後,以紅傘遮光驗骨,才能顯現。

這個辦法並不百分百準確,遠不如後世的儀器,但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在驗屍條件落後的古代,已經是操作簡便,見效性快的最佳選擇。

說實話彆說王堯臣、韓琦、文彥博等一眾國子監的學生了,經手斷案的王博洋和呂安道都沒完全聽懂,因為他們根本不通驗屍。

所幸事實勝於雄辯。

死者是被斬首而死,而埋在棺材裡三年的屍骨居然能驗出相應的血液痕跡,這實在是驚人至極!

陳堯谘同樣沒聽懂,卻撫須微笑,這震撼的過程,至少讓開棺驗屍這個舉措有所收獲,可以服眾。

但總有人破壞氣氛,張宗順就不服了,直接道:“閣下這法子倒是新奇,但又有何用呢?誰不知這場滅門案的死者是被梟首的,他們的頭至今還沒找到呢!”

狄進掃了他一眼,並不認得,但從態度來看,也知道是自己的反對者,平和地一笑:“無頭屍體並不代表他們就是被斬首而亡,可能是生前遭受另外的致死之因,然後被斬下了頭顱。”

“可惜的是,由於案卷的缺失,仵作的離去,我們並不能判斷三年前死者具體的身亡原因,所以這一步必須為之。”

“更關鍵的是,如果有一具屍體的血蔭部位,並不是脖子處,而是傷在其他部位,那這起毫無頭緒的滅門案,是不是就有了柳暗花明的轉機?”

請訪問最新地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