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趙禎:我隻信任一個人!(第二更)(2 / 2)

大宋神探誌 興霸天 9589 字 6個月前

真要讓官家對此深信不疑,甚至徹底鬨開,那就真的完了,她的權力會被收走,而官家的年紀和能力都不足以掌控朝堂,有心之人會跳出來,再度恢複到丁謂掌權,甚至出現更糟糕的局麵……

到那時,沒有自己的庇護,以楊太妃的性格,也在後宮生存不下去,此舉同樣是自救。

所以些許愧疚,瞬間就被劉娥拋開,現在不該把精力放在這種無謂的感情上,而是要找到解決的辦法,或者解決那些圖謀不軌的人。

劉娥端起茶碗,再度品了一口。

茶水已涼。

卻壓不住她心頭的暴怒。

彆的都能容忍!

此事……

不死不休!

……

“小娘娘!”

發現楊太妃擺駕而來,趙禎興衝衝地迎上去,露出由衷的歡喜。

楊太妃的眉眼裡也滿是溫柔和疼愛:“官家!”

但熟練地拉起兒子的手後,楊太妃又微微一僵,端詳著道:“官家,你瘦了!”

趙禎奇道:“我今早才去小娘娘宮中請安,怎的就瘦了?”

楊太妃麵孔微微一紅,知道自己過於緊張,也不鋪墊了,看向左右:“官家,我有事情與你說,讓他們退下!”

趙禎不明所以,擺了擺手:“你們下去吧。”

“是!”

一眾內侍和宮婢紛紛退下,張茂則正在其中,覺得有些奇怪。

如果太後有什麼事要單獨告知官家,不讓內侍宮婢聽了去,那是完全有可能,但太妃每次來,不是給官家帶些自己親手做的糕點,就是給他送一碗親手煲的湯,然後母子倆坐著聊天。

每每這個時候,趙禎都會抱怨近來發生的事情,幾乎無話不說,太妃則時不時寬慰幾句,讓官家不用這般急切,慢慢來總能把事情做好的,他們這些下人在邊上見了,都覺得心中溫馨,回想起那漸漸淡忘在記憶深處的爹娘……

可今日,為何太妃也要屏退左右了?

不多時,殿內似乎傳來一些動靜,隱隱有叫聲,似乎是官家的,不僅彆的內侍和宮婢,就連張茂則都望了過去,麵色微變。

官家更是不會大喊大叫的,這到底是怎麼了?

那裡麵的聲音很快小了下去,隱約又有泣聲傳出。

足足過了一個時辰,連課程都錯過的官家,才和太妃一起走出,虛扶著太妃上了輦後,沉聲道:“我要去散散心,你們都彆跟來了!”

宮中的仆婢都是極具眼力勁的,眼見官家眼眶通紅,明顯哭過,哪裡還敢跟隨,恨不得腳下在地裡生了根,齊齊應道:“是!”

唯獨張茂則真的擔心趙禎的安危,鼓起勇氣:“官家,請讓小人跟著吧!”

趙禎沒有理會,隻是往前走去,一路上有些失魂落魄,口中反複念叨著一句話:“大娘娘不是……大娘娘不是我的親娘……我不孝……不孝……”

張茂則默不作聲地跟隨,起初莫名其妙,但聽著聽著,隨著趙禎念叨的越來越多,也陡然意識到是什麼事情。

太後並非官家的生母,這個在宮中不是秘密,年長些的宮人都知道,但沒有人敢在私下裡嚼舌根,不然江都知的皇城司對付不了外人,卻是完全能讓一個宮人悄無聲息消失的。

不過亂傳固然不會,但終究不能完全製止人的八卦心理,所以就連年紀輕輕的張茂則都有所耳聞,隻是同樣不敢有半個字的泄露,這倒不是不忠心,而是泄露出去,對於官家來說並非好事。

可現在,官家自己知道了。

張茂則雖然清楚,輪不到自己操心,可還是有些擔心官家與太後之間的關係。

親生母子之間,往往還會產生矛盾,出現爭吵,不過很快也會放下,記恨彼此一輩子的不是絕對沒有,但終究是極少數。

可養母養子之間就不一樣了,矛盾爭吵同樣不可避免,由此懷恨在心,翻臉相向的都不少,畢竟沒有血緣關係,就會考慮一個問題:到底不是我親生的兒子,到底不是我的親生母親,才會如此如此……

一旦這麼想了,那之前培養出來的感情,也就蕩然無存了,好事記不起,光記著壞事。

趙禎性情溫善,或許也正是被楊太妃養大的原因,他是不記人仇,反倒會記得好的。

但問題是,趙禎不知自己是養子,一直以為劉娥就是親生母親,這份衝擊無疑更大,剛剛真的和楊太妃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場,此時的眼睛還是紅的。

茫無目的走了一段,趙禎陡然停下了腳步,聲音大了起來:“我以前不孝!現在不能再不孝!我要把……把姐姐接回來!”

張茂則愣住,然後才反應過來,這是官家對親生母親的稱呼。

正如唐朝稱呼自己的父親為哥哥,宋朝皇子皇女稱呼也有個很奇特的地方,他們叫父親倒是“爹爹”,稱嫡母為“孃孃”,稱呼位為嬪禦的生母叫“姐姐”。

趙禎現在這麼說,就是依舊認劉娥為自己的大娘娘,楊太妃當然還是小娘娘,但又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稱呼李順容,便拿出皇子稱呼生母妃嬪的稱呼,叫李順容“姐姐”。

一人三個娘,張茂則對此也有些懵,唯有恪守本份,不敢作絲毫評價。

卻聽趙禎又急急地道:“有人要害姐姐,必須要將賊人儘快抓住,茂則,我要抓賊,該怎麼辦?”

張茂則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一個人名,卻沒有立刻說出,此事實在太敏感。

“我知道怎麼辦了!”

趙禎同樣想到了那個值得信賴的人:“彆人查案,我不放心,更不相信……我隻相信一個人!”

……

老橋巷家中。

狄進在後院漫步。

這幾日,他沒有再看書備考了。

或者說,他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在備考。

畢竟接下來很可能麵臨的這一起案子,正涉及殿試的兩位主考官,執政太後和當今天子。

“婁彥先竟然成了此事的導火索,他背後的是江湖勢力……乞兒幫丐首?無憂洞盜門?亦或是廟堂臣子……婁家?婁家背後的庇護者?”

“不希望被劉娥壓製的官員有很多,但最恨不得劉娥倒台的,首推八大王趙元儼,而據姐傳來的消息,趙元儼的王府之中,這幾個月都有宮中的仆婦進出,應該是劉娥趁著無首滅門案的真相,對其做了什麼,因此導致了趙元儼的絕地反撲麼?”

“陳公知道此事乾係重大,不會將我牽扯進去,不過我在刑名方麵聲名已盛,總有牽扯的可能,如果這件案子由我來查,該如何切入呢?是從道出這件事的婁彥先開始查,還是直接針對嫌疑最大的趙元儼?”

正思索著,林小乙輕手輕腳地到了身後,稟告道:“公子,張內官直接在門外拜訪,沒有拜帖,似有急事!”

狄進眉頭微揚,從容地停下腳步:“請他進來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