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七章 此事必有蹊蹺(2 / 2)

大宋神探誌 興霸天 5429 字 6個月前

喻平點頭:“禁軍已經欠了半年軍餉,我每月要做兩個密盒,才能在京師租得起房子,吃得起飯……”

正如狄湘靈去永定陵,幾乎看不到守陵的禁軍一樣,他們要養家糊口,靠著朝廷給的軍餉,那家中老小都得餓死,所以大部分禁軍都在外麵打工。

喻平由於是匠人,正好在都作院內部,利用工作場地加工自己的物品,倒是省卻了工具和料錢。

狄進想了想道:“‘大爺’或者乞兒幫的其他丐首,就沒有要求伱做什麼事嗎?”

喻平稍稍遲疑了一下:“倒也有,‘三爺’讓我為他做過許多麵具!”

“拿出來!”

喻平從桌案後麵搬出一口大箱子,當一遝麵具被取出,書吏和衙役一眼就認出:“這不是儺舞用的麵具麼?”

儺祭是古代驅鬼逐疫的儀式,活動相當隆重,影響也相當大,每年到祭祀的時候,宏大的隊伍都會穿著各色衣服,佩戴神話人物的麵具,沿著禦街一路舞蹈。

這個祭禮在北宋尤其常見,因為可以祈禱人丁興旺,保護孩子避邪免災,不要夭折,看看皇室那可憐的人丁,就知道為何受重視了。

所以京師本地人十分熟悉,但具體到麵具的紋路,他們又皺起眉頭:“做工好生精致!”“這是儺公麼?”“不像啊……”

喻平道:“是儺公!我照著‘三爺’要求做的,與尋常祭祀裡的儺公不同……”

儺公麵具紅臉模樣,威風凜凜,被稱為東山聖公,是繁衍的始祖生靈,相傳是伏羲,實際上就是化用伏羲女媧孕化生靈的神話故事。

狄進拿起儺麵,仔細打量著上麵的紋路,發現這個儺公隱隱有股凶惡猙獰之氣:“你覺得,何萬讓你製作儺麵,目的是什麼?”

喻平怔了怔,有些委屈:“他不給我工錢……”

狄進有些無語:“何萬得了乞兒幫大量的不義之財,他不會吝嗇這點工錢,他讓你做這些特殊的儺麵,是有什麼契機麼?”

喻平仔細回憶了起來,緩緩道:“我從小除了匠藝外,就喜歡儺戲,平日裡也會做幾張儺麵。那一日‘三爺’的手下在尋我,要給我月錢,我不要,後來他離開了,但桌邊也少了一張儺麵!我就覺得是那人偷了儺麵,‘三爺’回去看了很喜愛,才讓我做的……”

狄進放下手中的麵具,又看向木箱裡,發現全是儺公麵具:“就這一種麼?沒有其他神靈?”

這一問,書吏和衙役也反應過來:“對啊!儺母呢?你這裡怎麼全是儺公?”

儺母是白臉女性,也是繁衍的始祖神,稱南山聖母,相傳是女媧,以兩位始祖神靈為祭,引導神力降世,驅鬼逐疫,保佑孩子健康成長。

相比起後來的儺戲還有什麼土地關公、牛頭馬麵,這個年代很是簡略,最關鍵的就是這兩種儺麵,而且都是配對的。

喻平的語氣同樣透出不解:“我也納悶呢,‘三爺’就讓我做儺公的麵具,不要儺母的,我儺母畫的也很漂亮的,他這是嫌棄我的手藝麼?”

狄進沉吟著問道:“讓你做這些麵具的時間,有規律嗎?”

喻平立刻道:“三個月做一批。”

狄進又問:“儺公麵具的數目有多有少?”

“是的!”喻平對這些記憶猶新,回答得很快:“五張、五張、五張、九張、九張、十二張、十二張,二十張……從一年前,每回都要我做二十張了!”

書吏和衙役聽得莫名其妙,榮哥兒皺眉沉思,總覺得逐步提升的儺公麵具背後,必有蹊蹺,但具體是為什麼,又想不明白。

狄進沉思片刻,先是將手中的麵具戴在臉上,片刻後又讓喻平拿了四個麵具出來,給榮哥兒、書吏和兩名衙役:“你們把它戴上,然後跟我說一說,戴上後的感受。”

四人照做,然後紛紛給出自己的體會:“看得特清楚!”“戴著舒服!”“俺上次在元宵時買了一張麵具,戴得好難受,這個好舒服……”“就是看彆人戴著怪嚇人的!”

狄進再問道:“一定要戴著舒適,有這樣的要求麼?”

喻平語氣裡帶著幾分驕傲:“我親手做的麵具,豈是尋常匠人可比?自然戴著舒適!但‘三爺’還是沒給我工錢,那本是我應得的!”

單看這些儺麵,狄進也猜不到有什麼用,但結合之前的線索,便有了初步的判斷,臉色沉下:“你如果知道此物是用來做什麼的,就不會想要工錢了……走!隨我回府衙,去看看那定期索求麵具的‘三爺’被抓後,又是怎樣的反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