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還得謝謝狄同判呢!(1 / 2)

大宋神探誌 興霸天 5646 字 5個月前

“幸得這位二當家招供,此行收獲頗豐!”

在皇城司麵前,大榮複變成二當家,老老實實地交代了兗州彌勒教的情況。

雷濬帶隊出擊,繳獲了大量的祭器和經文,這些經文並非是佛教正經的經卷,而是民間人士篡改的偽經,比如《彌勒三會記》《龍華誓願文》《五龍經》《滴淚經》……

看到五龍滴淚兩經,狄進都有些驚訝,曆史上的王則就是靠這兩部經書忽悠貝州百姓的,難不成在這個世界,如果沒有外力乾涉,王則起義的背後正是大榮複的唆使?聯想到王則本來是遼地的漢人,逃到河東,似乎真有幾分可能。

隻不過大榮複今年三十出頭,二十年後就是五十多歲了,竟然還在堅持彌勒起義的複國路線,那是真夠慘的,還不如找一群孩子發糖山呼萬歲呢!

雷濬見他看得仔細,有些不解:“同判為何要看這些經卷?”

狄進道:“禁經邪書,是秘密宗教用來蠱惑人心之物,自不能放任他們在民間流傳,但若要完全禁絕,也是不能,所以官員要知悉此教緣起,又是怎樣迷惑百姓,隻有對症下藥,方能根除痼疾,以防再犯!”

雷濬恍然,又興奮地道:“賊首還招供出州內七處據點,各有隱蔽之處,是否清剿?”

狄進道:“你想要領兵去剿滅?”

雷濬確實想要多一份功績,雖然此行從二當家口中挖出的彌勒教情報,已經足以讓他站穩腳跟,但誰會嫌功勞少呢,可這位一問,顯然是另有打算,趕忙道:“全憑同判吩咐!”

狄進道:“北魏宣武帝時,彌勒教掀起叛亂,殺一人一住菩薩,此等殘忍荒悖之言,卻能如疫病般,在百姓間蔓延不止,你可想過原因?”

雷濬當然知道,百姓過得越苦,越容易信教,頓時警惕起來:“同判之意,是要提防地方民怨?”

“兗州隻是信仰者眾,並未聚眾作亂,一意清剿,隻會鬨得人心惶惶,反倒更生邪賊土壤……”

狄進微微頷首:“今日的彌勒教徒,昨日皆是我國朝子民,身為朝廷命官,必須思考一個問題,為何今日之賊,是昨日良民?如何讓今日良民,不成明日反賊?”

以皇城司的名聲,雷濬是從來沒考慮過這類事情的,聞言不禁動容:“同判愛民之心,下官感佩!”

雷家人是同鄉,又是最早站隊的,這等人便是標準的門生故吏,狄進也不吝提點:“我身為地方父母官,該做的是讓百姓安居樂業,不再被居心叵測之徒利用,而你即便在皇城司這個泥沼裡,也要積累聲名,為來日做打算!”

這才是真正的為前程計,而不是糾結於眼前一點小小的功勞,雷濬心悅誠服:“是!”

“去吧!”

雷濬退下後,狄進又開始翻看經卷,直到一道落地無聲的人影飄然而入。

狄湘靈笑道:“六哥兒,去看看大榮複吧,他被磨得差不多了!”

狄進悠然合上五龍經:“這些邪說能蠱惑人心,不過是因為人人心中,皆有執著、貪欲和不甘不忿的妄念,鄉野百姓有,士子文人有,王族貴胄也有,大榮複擅於玩弄他人的心理,但輪到自己,也是一樣!走吧!”

不能壓得太狠,這等人聰慧有能力,但往往性情偏激,萬一來個陽狂病發作,反倒問不出什麼秘密。

於是乎,關押之地,狄家姐弟再度出現。

大榮複很想擺出一副雲淡風輕的姿態,談判時最不能顯現出急切,可此時見到狄進出現,他幾乎是撲到牢邊,高呼道:“狄同判,你終於來了!”

狄進不慌不忙地坐下:“說一說,節度判官楊泌昌,由於妻子甘氏中毒,被你要挾,這些年間做了哪些事?”

大榮複一怔,倒是沒想到會問到這個人:“楊泌昌還未定罪入獄麼?”

狄進道:“沒有。”

大榮複道:“那他妻子的毒?”

狄進道:“甘氏無辜,解藥當然是和呂家同時送過去的,毒已經清除了。”

大榮複喃喃低語:“沒想到,真沒想到,你居然會放過楊泌昌?”

狄進淡然道:“節度判官是州衙屬官,其任用與否,並不受地方主官決定,而是要稟明中書,楊泌昌的罪名同樣如此,何來由我放過之說?”

他不喜歡水至清則無魚之說,這句話的本意是“人太精明而過分苛察,也就沒人與之交往了”,後來倒成了貪官是合理的,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如果真的嚴格按照律法定罪,那官員十不存一,剩不下什麼了,而換一批上來,也難成清廉的好官……

所以京師之時,某些案件得抓大放小,地方之上,對待多名有罪的官員,同樣得抓大放小,何金水的所作所為,堪稱罪大惡極,且毫無悔過之心,這等狗官必須拿下,而楊泌昌的下場如何,還要看這個人到底做過什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