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榮複也明白了這位的意思,但越是如此直言不諱,他越不敢造次,萬一被看出來,為了楊泌昌把自己的命給丟了,那可太不值得了,便如實答道:“楊泌昌的所做的事情,主要是圍繞著州衙祭祀作準備,彌勒佛像的手腳、州衙差役的內應還有對縣衙稟告的按壓,都是他的安排。”
狄進問道:“各地縣衙稟告了彌勒教的動向?”
大榮複道:“其他各縣都是聾子瞎子,也就泗水縣令難纏些,向州衙稟明過,境內教徒聚眾,有所圖謀,州衙官員事不關己,無人願意理會,楊泌昌便將其擱置,不予上報。”
狄進道:“除此之外呢?”
“沒了!”
大榮複搖了搖頭:“彌勒教又未造反,還能做什麼事?他運氣好,沒到我等起事,不然的話,那就是夷三族的造反大罪!”
狄進不置可否,就伱們那規模,真的起事說不準真要等到二十年後,再問道:“節度推官鄭茂才呢?”
大榮複道:“此人與我彌勒教並無牽連,然屈打成招,自鳴得意,地方上的刑名手段,狄同判該有幾分了解吧?”
狄進問:“既如此,你為何不將鄭茂才一起收歸己用?”
“我確實考慮過,並且也有了初步的計劃……”
大榮複老實交代:“王雄最後必然被剿,剿滅他的官員,便安排為楊泌昌、鄭茂才與何金水,這三人本就共進退,彼此手中都有些把柄,一旦他們在我的引導下滅了王雄,得了功勞,在外人眼中就更是緊密的同盟,待得我教起事時,楊泌昌振臂響應,鄭茂才與何金水便是從犯,有了屈從的可能!反倒在起義之前,知情者多了,消息容易提前泄露,壞了大事!”
王則起義就是提前泄露,以致於規模大打折扣,大榮複不盲目地將州衙官員都變成自己人,確實是明智之舉,狄進點了點頭,讓識字的榮哥兒充當書吏,將他所言記錄下來。
大榮複眼巴巴地看著,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忍不住,主動地道:“狄同判,能給我一個機會嗎?”
如果楊泌昌都有活命的機會,那他豈不是也能有機會?
關了對方半個多月,讓他在大榮複和二當家之間身份切換,便是一場場心理審問,狄進也不再回避,直接問道:“你想要受招安?”
大榮複愣住:“受招安?”
狄進道:“國朝以仁義治世,對待罪人也是有一份寬容之念,如若悔過自新,棄暗投明,自有機會受朝廷招安!”
大榮複目光微動:“隻我一人麼?”
狄進淡然道:“你願意一人也可,隻是朝廷接受不接受,就很難說了。”
大榮複明白了,終究還是要看自己的班底。
班底實力越雄厚,作用越大,宋廷接受他的可能性越高,畢竟那代表著是真的能在遼國後方折騰出些事情來的……
如果隻是一個單槍匹馬的渤海王族,誰會在乎,直接丟入死牢!
說得直白些,占山為王的匪賊,還得有一眾兄弟頭目,呼應起事呢!
“渤海王族及其麾下,受宋廷招安,這還算體麵,沒有埋沒我的身份……”
被皇城司審過後,大榮複的心理預期已經一降再降,現在對方指出一條明路,他趕忙問出目前最忌憚的那個勢力:“皇城司是否會阻擾?”
狄進道:“功勞自是會爭的,你還在此處,倒也毋須擔心!”
大榮複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一幕幕精彩紛呈的權鬥,趕忙做出保證:“若能得受招安,在下定不忘狄同判大恩!”
狄進道:“給他紙筆。”
大榮複接過紙筆,深吸一口氣,寫下了班底名單,包括各自的身份和聯絡方法,尤其著重四人:“請狄同判過目,這四位是我族中家將,忠心耿耿,此時肯定在設法營救,當說明緣由,不可讓他們觸犯了同判!”
狄進接過,準備離去。
大榮複卻還很有戲,躬身行禮,高聲道:“下官恭送狄同判!”
狄進倒也點了點頭,狄湘靈則好笑地看了他一眼,並肩離去。
目送這兩位的背影,大榮複倚在冰冷的牢壁上,想了又想,覺得這比預期中最壞的情況要好上許多,眉宇間浮現出安心之色,沉沉地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