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終沒有勇氣的太子和太有勇氣的漢臣(2 / 2)

大宋神探誌 興霸天 6023 字 5個月前

耶律宗真麵色數變。

理智告訴他,此時完全可以再入殿稟告,等待父皇定奪。

但身子顫了顫,卻始終沒有那個勇氣,更不願意再看到父皇失望的眼神。

最終這位遼國太子沒有轉身,腳下匆匆,漸行漸遠,直至徹底消失在崇德宮外。

……

遼帝的壽辰到了!

中京皇城,張燈結彩。

遼國的諸多盛會裡,大部分都保留著草原民族的習俗,多在草原紮營,幕天席地,載歌載舞,而在皇宮之中的筵席,每年隻有壽辰和元旦,也正是在這座中京城內,召見各國使臣,共聚一堂。

正使狄進、副使潘孝安,領宋使團,早早等候在指定位置,努力做到目不斜視,避免對於宮廷禮數很不周全的遼庭筵席,露出嘲弄之色。

他們目不斜視,來往遼國官員的視線卻是時不時地落了過來,看看宋人,又望向夏人。

正使李成遇、副使野利仁忠,領夏州使團,乖順地站在藩屬裡麵,完全沒了爭鋒相對之意。

這種低眉順眼的態度,讓不少人大為失望,他們恨不得宋夏兩方在壽辰上打起來。

但也有些知情者,理解夏人為什麼不敢放肆。

此番宋使在中京城內遇襲,最有嫌疑的是誰,各方心知肚明,如此囂張的行徑也觸怒了陛下,不僅召見宋使入宮安撫,還放出話來,遼庭準備不再繼續支持一手扶持起來的黨項政權,夏人使臣自然蔫了……

既然勝負已分,兩邊鬨不起來,有人便出麵了。

率先出麵的,是樂安郡王耶律宗德,這位貴族子弟端著一杯酒,笑吟吟地走了過來:“狄正使,陛下大壽後,我們相聚的日子可就少啦!”

狄進微笑舉杯:“山高水長,萬裡路遙,情誼不變,承蒙諸位對《蘇無名傳》的厚愛,待得第九卷寫出,我會派人送至,讓各位一睹為快!”

“哈哈!好!好!”

耶律宗德連飲三杯:“那我等便是心滿意足了,唯一可惜的是,終究見不到狄神探千裡斷案的場麵,陛下還是給夏人留了些情麵啊!”

狄進知道,這說的是衛慕氏之死的案件,自從他故意掀起輿論浪潮,這群看熱鬨不嫌事大的契丹貴族,就期待著正義審判的名場麵出現,還時常堵在四方館口。

實際上,這件事難以真正實現,畢竟讓宋人斷西夏主母遇害的案子,就意味著遼庭徹底站隊,與西夏翻臉相向,以遼帝的手段,不會把事情做得如此絕。

“咳咳!”

不過樂安郡王此言,也透露出了重要的消息,狄進剛要繼續詢問,重重的咳嗽聲傳來,左丞相張儉走了過來,淡然道:“狄正使,老夫有話說!”

耶律宗德被硬生生打斷,不悅地哼了一聲,拂袖而走,狄進則看向這位對大遼鞠躬儘瘁的漢臣:“張相公有何賜教?”

張儉冷淡地道:“賜教不敢當,狄正使此行圓滿,老夫是略表恭賀之意罷了!”

狄進笑了笑:“多謝!”

張儉接著道:“老夫還有一語,望狄正使謹記,貴朝興文抑武,本是大善,若是行差踏錯,興無名之師,兵凶戰危,後果難料,勿謂言之不預!”

狄進笑容不變:“張相公老成持重,所言不差,我等泱泱大國,所行皆重法理,豈能興無名之師?”

正說著呢,一位老年內官端著晶瑩剔透的酒注,出現在身側。

狄進目光轉動,在這位內官身上落了落,又嗅了嗅鼻子,眉頭揚起:“這酒的香氣,聞起來怎麼似樊樓的和旨?”

老年內官道:“正是貴京樊樓的和旨酒,我大遼萬國來朝,諸國使臣家鄉所釀美酒應有儘有,還請宋使享用!”

“遼主陛下有心了!”

狄進探手伸向酒注,但還未接觸到把手,又皺起眉頭,緩緩縮了回去:“能在異國他鄉,暢飲樊樓美酒,本是快事,可我這心頭,怎麼有些不安呢?”

張儉目睹這一幕,淡淡地道:“怎的?狄正使莫非認為我大遼的筵席,還有人要謀害你不成?”

狄進輕歎:“不可不防啊!”

張儉冷笑一聲,伸出乾枯的手,拿起酒注,給自己的杯子滿上,仰首喝了下去。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