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神通法”總綱(2 / 2)

大宋神探誌 興霸天 9164 字 5個月前

曆史上,李元昊早在太子時期,就三番五次地勸李德明攻宋,但他在真正繼位之後,卻沒有立刻發兵,而是做了大量的事情。

比如在正式稱帝建國前,李元昊首先廢除了唐、宋賜給拓跋氏的李、趙姓氏,改姓“嵬名氏”,自己更名曩霄,號“兀卒”,這是黨項語,意為“青天子”。

然後又開始改年號。

這點至關重要,蕃屬國必須遵從宗主國的年號,當時宋朝那邊的年號是“明道”,李元昊以其犯了父親李德明的忌諱,改為了“顯道”,如此修改還算有些緣由,但次年建元開運,又改成“廣運”,這就是完全擺脫了宋朝的影響了。

而在這個過程中,李元昊又下達“禿發令”,率先自禿其發,剃光頭頂,穿耳戴重環飾,再強令部族人一律執行,限期三日,有不從者處死。

除此之外,再規定官員各種等級的服飾,庶民百姓的服飾,以彆貴賤;親自籌劃和主持創製西夏文字的工作,開辦“蕃字院”,以傳授學習,推廣使用;又進行了禮樂改革,主要是根據西夏國內的情況進行簡化……

如此種種,李元昊在建國稱帝之前,就在政治、軍事製度方麵開始了一係列的建設,最後再整合全國的兵員,二丁抽一。

所以不了解這些步驟的人,或許會奇怪,李元昊二丁抽一,在河西區域動輒拉出數十萬大軍,這不得將國家玩崩?

但了解這些黨項人生活方式,再看看這些戰爭前的準備,就會發現,李元昊並不是亂來的,他的瘋狂在於以蛇吞象,貪心不足,是真的想要侵吞宋朝的領土,如果擺正戰略目標,匹配西夏的國力,將戰爭上的勝利轉化為看得到的收益,那麼他無愧於“黨項人的秦始皇”!

現在,李元昊還在遼東玩奪寶奇兵,李德明的治理更加沉穩,卻沒有這等大刀闊斧的魄力,既想要稱帝,又有些畏畏縮縮,在邊緣不斷試探,結果還未試探完,宋朝就翻臉了。

時間點卡得剛剛好……

稱帝野心表現出來了,凝聚族人的舉措還未執行,所以為什麼不能分化呢?

王曙固然不可能了解得這般細致,卻也對狄進的剖析深以為然,隻剩下最後一個疑問:“遼國那邊?”

狄進直接地道:“黨項李氏的崛起,本就是宋遼在締結和平盟約後,由直接開戰變為地緣博弈的產物,現在我朝要滅夏,無論選哪一條路,都是絕對繞不開遼國的,必須要正視這個大敵!”

在他看來,速戰派並非膽大,恰恰相反,這群人是欺軟怕硬的膽小。

對西夏覺得能速勝,骨子裡又不忘對遼國的畏懼,所以才想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重奪河西之地,讓遼國無可奈何。

太過僥幸,就不免顯得掩耳盜鈴,當然這其中也不乏勇武之輩,一腔熱血,根本不會想得那般深遠。

所以狄進不會一棒子打死:“我朝有速戰的決心和自信,這同樣是對遼國的威懾,那群契丹人同樣是畏壯侮怯,如今遼主老邁,太子年幼,他們固有威逼之勢,卻無開戰之心,隻要我們能瓦解李氏在黨項族中的威望,讓河西的番人站在我朝一方,遼人見事不可為,最終是會退卻的!”

“好!”

王曙精神一振,再無疑慮:“深謀遠慮,有理有節,老夫將上書,將‘和黨項,誅李氏’之策貫徹始終!”

狄進起身行禮,由衷地道:“多謝王公!”

他近來一段時間,都將精力放在三司判官的工作上,三司使王曙作為頂頭上司,如果支持另一派的觀念,無疑會讓他極為被動,現在說服了這位舉足輕重的計相,不僅是一大助臂,更徹底沒了後顧之憂。

至於真正的盟友……

王曙還顯得有些勢單力薄,最佳的選擇,確實是呂夷簡。

狄進將頂頭上司拉入己方陣營,再一絲不苟地完成了今日的工作,點卯回家。

太平坊距離皇城很近,他上下班的路程也縮短了,待得回到家中書房,剛剛喝了一杯清茶,呂公孺就入內行禮:“師父!”

狄進看了眼小徒弟的表情,就知道對方有正事要說,微微一笑:“令尊可有指教?”

呂公孺取出一封信件:“請師父過目!”

狄進展開,仔細看了,目光凝重起來。

信是快馬送來京師的,上麵的核心隻有一點,夏竦正在說服範雍,一同力主出戰。

兩府宰執裡麵,首相王曾和樞密使張耆都支持速戰,這兩位求的是重奪河西,名存千古的功績,於官位上王曾已是位極人臣,升無可升,張耆當樞密使都是幸進,更不可能再有提拔……

夏竦則不同,他的資曆在宰執序列中並不突出,想要由參知政事進位宰相,就需要西北的功績,所以同樣是速戰派的支持者。

這位之前吃過一次虧,思慮太多,瞻前顧後,沒有率先將定邊戰略提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現在依舊遮遮掩掩,明明支持速戰,自己不直接上書,反倒鼓動範雍。

但這一步確實巧妙。

此次與李德明交戰,宋夏邊境的最高軍事長官,不是夏竦和劉平,而是涇源、秦鳳和鄜延三路安撫使及鄜延路都部署範雍。

範老夫子曆史上被李元昊一套軍事組合拳打得夠慘,三川口慘敗後,在西夏人心中也變成了可欺的形象,頗有些晚節不保,但這個世界李德明沒能騙得過範雍,他反倒配合劉平的布置,成功將夏軍引入陷阱,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可同樣的,一個人的性情難以改變,範雍耳根子有點軟,其實不讚同繼續攻入西夏境內,可在夏竦的勸說下,又有些動搖起來,擔心錯失了這等大好時機。

一旦範雍被夏竦說服,哪怕中樞這邊速戰派的聲浪被壓下去,也必須重視前線兩位重臣的聲音。

“呂氏門徒遍布天下,在政事上的消息,比起機宜司都要靈通!”

狄進不得不佩服這份消息的及時性,稍加沉吟後道:“令尊還說了什麼?”

呂公孺道:“爹爹想問,師父可願往河西一行?”

狄進了然,與那位配合,確實有股難言的默契:“令尊準備舉薦我?”

“是的!”

呂公孺每次傳達意思,都是極為準確:“爹爹說了,兩府有他,前線則需要師父,他會為師父爭取一個最佳的職位!”

“好!”

狄進同樣十分乾脆。

相比起王曙的上書,呂夷簡在兩府力薦他往前線擔任要職,更是旗幟鮮明地支持,而以呂夷簡的政鬥水平,有這位宰相坐鎮京師,狄進也能高枕無憂。

一人在前線,一人在中樞,如此才能確保既有第一手的變數應對,內部又無掣肘,朝著戰略目標大踏步地邁進。

呂公孺得到肯定的答複,小身子匆匆去了,狄進則將信件再看了一遍,伸到蠟燭邊,將其點燃。

看著灰燼落入盆中,狄進眉頭一動:“進!”

一大一小兩個女子走了進來,正是家中新增的兩位門客,燕三娘和燕四娘。

燕四娘本是寶神奴和“禍瘟”共同締造的受害者,如今得到解救,自不必說,燕三娘則是寶神奴的弟子,現在則願意協助清剿“金剛會”在西夏的殘黨,將功贖罪。

兩女入內後,齊齊行禮,燕三娘懷裡更抱著一個箱子,沉聲道:“公子!莊園搜查完畢!‘禍瘟’研究了一輩子的‘神通法’總綱就在裡麵,公子……可要過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