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我的強勢在你的想象之上(1 / 2)

大宋神探誌 興霸天 9488 字 5個月前

“狄相公!”

經略安撫司上下到了麵前,齊齊行禮。

狄進端坐馬上,淡淡地掃了他們一遍,開口道:“你們各自介紹一下,熟悉河東哪塊山川地勢?對於各地番人可有深入了解?邊地遼夏動向是否查明?”

眾人麵麵相覷,支支吾吾起來,尤其是劉光順和韓綱,臉色最為難看。

將各地彙總來的文書,命胥吏整理一下,交予這位經略相公,那是沒問題的。

可現在聽這架勢,是要走訪各地,深入番部,探查前線,他們豈敢應一聲?

不應沒用。

官員和胥吏的穿著有明顯區彆,狄進的目光直接落在兩人身上,點名道:“你二人先來回話!”

“是!”

劉光順無奈,隻有躬身應下,緩緩地道:“下官劉光順,字叔達,保安軍人士,於天聖七年末,調任河東路管勾機宜文字,自到任後,一心埋頭於司內機要,並未涉及地方事務,今相公所言,下官難以應答,萬分慚愧!”

管勾機宜文字,是宋朝都督、經略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的屬官,掌機密文件,相當於後世的參謀加機要秘書,負責與軍事有關的機密文件,包括寫奏本、參謀軍機、甚至有時要親自帶兵打仗。

曆史上熙河開邊的王韶,獻上《平戎策》三篇,被神宗看中後,就任命為秦鳳路經略司機宜文字,品秩雖低,卻主持開拓熙河的事務,權力極大。

當然這種有天子青睞的,實權肯定比普通的機宜文字要大得多,在地方上,差遣永遠隻是一個表象,看誰說話更管用,還是要綜合考量威望、功績與背景。

而眼前的劉光順,顯然就沒什麼威望、功績與背景,河東路太平慣了,在這一路任這個職務,立不了功績,隻能是苦熬磨勘。

狄進又看向年輕的韓綱:“你呢?”

說是年輕,韓綱今年也年近三十了,但在路一級的官員裡麵,這顯然是年輕的,畢竟大多數人考上進士,都要而立之年,再從基層的縣衙做起,能進一路帥司的,大多都要四十歲左右,韓綱的麵容十分突出。

但韓綱看著對方“稚嫩”的麵龐,想到這位比自己年紀還要小,卻要和父親平起平坐,同為待製重臣,甚至更得太後與官家信任,心裡愈發彆扭。

他緩了緩,開口道:“在下韓綱,字維弛,京畿雍丘人,於天聖七年初,調任河東路書寫機宜文字,狄相公所言,非在下分內事,故而不知!”

說到這裡,韓綱發現自己的語氣似乎太硬了,趕忙學著劉光順,補充了一句:“實在……實在慚愧!”

相比起管勾機宜文字的幕僚參謀之權,書寫機宜文字簡稱書寫文字,是秘書的秘書,多為官員親眷充當。

毫無疑問,這更是混子,有一個好父親,獲得一份漂亮的資序履曆,未來即便難當大任,爬到一方軍州的位置上也是足夠的。

狄進再掃視一遍其他胥吏,沒有一人敢與他有絲毫的眼神接觸,淡淡地問道:“偌大的帥司,就你們兩位官員麼,剩下的機宜文字、書寫文字,還有勾當公事呢?”

韓綱低了頭,又覺得心有不甘,聽了這一問,硬梆梆地道:“剩下的人,都調走了,狄相公也該問一問機宜司,他們可要去不少人!”

劉光順一驚,趕忙解釋道:“狄相公容稟,機宜司身負要責,確實將人手調了不少去,一位書寫文字,兩位管理庶務的勾當公事,也在其列!”

“即便算上那些,還是編製不滿,還有缺額!”

狄進暗暗搖頭,算是深刻體會到,“澶淵之盟後,宋朝忘戰去兵,武備皆廢,隻餘西軍可用”,這段後世的評價具體表現出來,到底是一副什麼樣的光景了。

試想連軍隊都武備皆廢,忘戰去兵了,與軍事直接相關的部門,又能好到哪裡去?

經略安撫司管的是一路軍事,在二十多年前,遼國虎視眈眈時,河東路的編製是數一數二的,麾下有著大量的人手,軍隊、堡壘、補給、道路、情報、器械,各種各樣的軍務,能在最短時間,送到位於並州的治所帥司中。

現在……

基本廢了。

河北那邊的情況估計也差不多,唯一重視的也就是蒞臨邊境的雄州。

難怪雄州知州,是許多名臣都擔任過的重要履曆,壓力確實大。

但相對的,雄州那邊的屬官與吏員都是精乾,再看看這裡,稍微知道上進立功的,恐怕都想方設法調走,剩下的就是熬資曆的廢物。

幸虧早早就有了機宜司,不然隻靠這群歪瓜裂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任誰來也得坐蠟。

“才這麼點人手,怪不得沒一個人出城,一群混日子的,確實不要指望他們有什麼主見……”

“背後策應的,是韓綱麼?”

“這個人辦不到,是知州韓億。”

狄進在心裡做出判斷。

通過三言兩語,他就基本確定韓綱是個隻靠父輩恩蔭的無能之輩,這樣的人做不了主,讓經略安撫司擺出消極抗命姿態的,必然是並州知州,龍圖閣待製韓億。

再回想了自己入仕為官後,經手的人事,尤其是之前在三司判官上掀起的貪腐之案,狄進初步斷定,與韓億沒有結過仇怨。

明明沒有交惡,對方卻要為難自己,那就是單純地不認可。

這很正常,彆說狄進現在還沒當宰相,就算入了兩府為宰執,甚至當了首相,在宋朝的政治環境下,照樣有一大批不認可、不服從的官員。

至於具體原因,比如他過於年輕,哪怕立了再多功勞,那些講究論資排輩的官員就是不服,比如後來的王安石過於執拗,章惇過於霸道等等。

哪怕不以他們舉例,近乎完人的範仲淹,都有許多反對的官員,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國策更是有利皆有弊,真要挑刺,不可能挑不出。

至於出發點,有的是利益上的衝突,有的則是觀念上的背道而馳。

前者還能有限度的合作,後者則各執一詞,都覺得自己對,恰似新黨舊黨的黨爭一樣,愈演愈烈,最後徹底將朝堂撕裂。

所以一旦確定與韓億並無私怨,對方隻是不認可他後,狄進就決定下手了。

撤換此人!

這種身居要位的老臣,是真的會壞事的,絕非杞人憂天,曆史上富弼出使遼國,跟遼興宗談判時,就被宋廷上的官員背刺,險些功虧一簣。

所以若是宰執,就趕出政事堂,黜落外放,若是當地知州,就移開郡守,免得關鍵時刻從背後捅上一刀,對方還自我感覺是為了國朝好!

當然,換掉韓億隻是第一步,繼任者是誰,同樣要考慮,不能換掉一個不對付的,調來另一個更不默契的。

“一旦將韓億挪走,新任的並州知州,完全可以兼任河東路兵馬都部署,經略安撫緣邊招討正使,為我的主官。”

“由於如今的局勢一觸即發,人選除了資曆和能力外,必然是要熟悉河東局勢,在此地有過執政經驗的,一如範雍之於陝西!”

狄進目光微動,已經有了合適的上司人選,再開口道:“此番對夏的戰略規劃,由太後、官家、兩府相公定奪,也會征求經略司之見,責任重大!”

“有了戰略規劃,再到具體實行,則由各州鈐轄、都監分擔,然前方局勢瞬息萬變,需得機宜、書寫、勾當公事隨時候命,出謀劃策,每一個職務都至關重要,肩負著河東的大局,國朝的安定!”

“如今機宜司調去了人手,司內人手緊缺,我意備征各州將領,前來司內應命,你們意下如何?”

劉光順滿是恭敬姿態,唯唯諾諾,時不時應個聲:“是!”“相公說的是!”“太對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