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怎樣讓李德明早死?(1 / 2)

大宋神探誌 興霸天 9655 字 5個月前

“李德明已入銀夏?”

狄進接過大榮複奉上的最新傳書,目光微凝:“我朝這邊檄文剛剛發出,還未傳到銀夏地區每個黨項部落的手裡,那邊李德明就從後方的興靈,匆匆趕到銀夏,前來坐鎮大局……他來得倒是比我預計中早了很多啊!”

這無疑是個壞消息。

李德明終究當了二十七年的西夏之主,更是中興之人,從李繼遷手中接過風雨飄搖的政權,到了如今侵吞河西,坐鎮一方的諸侯,威望確實深入人心。

或許打仗,李德明不如李元昊,但在內政方麵,可謂完暴李元昊那個戰爭狂人。

狄進沒有忽視這點,檄文就是要打李德明一個措手不及,料想他之前敗陣,黨項各部損失不輕,閉了榷場,斷了貿易,必須回到後方穩定局勢,等到好不容易撲滅了後方的火,前麵的銀夏又亂了,必然焦頭爛額。

現在來得這麼快,檄文這一招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狄進遺憾的同時,又問道:“李德明的身體狀況如何?可有任何病痛症狀?”

大榮複將前線送來的情報記得極為熟練,眼珠轉了轉,就篤定地道:“並無這方麵的消息!”

“李德明年近半百,按我宋人的年紀,都是知天命的歲數了,這般勞累匆忙,馬不停蹄,就毫無病痛?”

狄進不好預言人的生死,但理由也是充分的,斷然道:“加派人手,詳查此事,這是接下來的重中之重!”

如今是宋天聖八年末。

曆史上,宋天聖九年六月,即1031年6月,遼聖宗駕崩,享年六十一歲。

宋明道元年十月,即1032年10月,李德明去世,時年五十一歲。

遼聖宗前後在位四十九年,是遼朝的全盛時期,六十一歲的年紀,對於一位東征西討的契丹君主來說,已經算是長壽,他的去世也是先逐漸病重,後於行宮駕崩,至少對外而言,並不突然。

但李德明不同,李德明是屬於猝然而逝,在死之前一直在準備稱帝建國,結果眼見著隻有一步之遙,身體突然支撐不住,倒下後沒多久就病死了。

依照這樣推斷,遼帝是日漸虛弱,這樣的人隨著朝局的改變,死期不能確定,有可能受到刺激,反倒硬撐著一口氣,往後拖個一年半載,如大漢神醫栗姬,一句話更是讓景帝延壽十年。

李德明則更像是身體透支的,如果能支撐,他怎麼的也要等到稱帝結束後再死,但身體實在撐不住了,才會倒在最後一步。

按照這樣分析,這個世界的李德明壽數會更短些,畢竟行軍打仗,對於年輕人而言都是巨大的身體負擔,更彆提這種年近五十,又是一場大敗,狼狽逃回後還要費心費力地安撫部下的人。

如果現在傳出李德明暴斃的消息,狄進都不會有任何驚訝感,而真要那般,黨項李氏就完了。

因為西夏沒有合適的繼承人。

“經曆了遼國翻臉、衛慕氏親宋、三川口戰敗、檄文亂人心,繼承人一旦出了亂,一捆捆稻草往下壓,再強壯的駱駝也得壓垮,何況西夏至今都尚未立國!”

“速速去查!”

機宜司的人手來回,消息傳遞得極快,短短兩日後,大榮複就持著最新的傳信,前來稟告。

狄進接過看了,眉頭揚起:“李德明的隨行醫師僅有兩人?”

“李德明是西夏之主,便是尋常的首領,身邊隨行的不止這個數目!”大榮複冷笑一聲:“事出反常必有妖,這位的身體果然是出問題了,帶的醫官少,反倒容易遮掩,在手下麵前也能展現出強勢!”

狄進微微點頭,再看完信報,又注意到一處關鍵:“李德明此次隨行的親信中,以三子李成嵬最得重用,屢屢托付重擔?”

大榮複來此之前也看過了,沉聲道:“這三子李成嵬的行跡也最明確,我們要不要……”

“不必!陷阱罷了!”

狄進搖了搖頭:“這是拿自己不堪重用的兒子當誘餌呢,虎毒不食子,李德明也是被逼到了絕路,用出了這一招!”

李德明有三子,長子李元昊,二子李成遇,三子李成嵬,可能還有更多,但活著長大的就這三位,而李元昊無論是出身、年紀還是能力,都遙遙領先兩位弟弟。

這樣的好處在於,兄弟之間沒有爭奪,無論立長立賢,都是李元昊當仁不讓,壞處則在於,那兩個弟弟被壓得太狠,一旦李元昊有個三長兩短,這兩人中的一人繼位,即便西夏沒有與宋遼翻臉,三方相安無事,恐怕都撐不起大局。

越是蠻荒的政權首領,越是無法隻靠父輩的遺澤,必須要自身具備能力與威望,以鮮血鑄就權力,因此李元昊被寧令哥弑了後,後麵西夏的皇帝,接連被母族外戚所掌控,大梁太後和小梁太後粉墨登場。

李德明雖然不能預言到未來的事情,但肯定清楚,他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唯一能繼承大位,安定局勢的,隻有李元昊,李成遇和李成嵬根本不成。

所以狄進已經清楚,李德明接下來除了安撫銀夏,迎戰宋軍外,還會做什麼了:“看來這位西夏之主,接下來的要事就是不計一切代價,找回李元昊了!”

大榮複奇道:“迎回世子李元昊?此人還沒死麼?”

成王敗寇,在所難免,李元昊在遼國中京做的那些事情,如果成功了,那就是戰爭奇才,可既然失敗了,便淪為狂妄自大,不知所謂之輩,在許多人的眼裡,這個西夏世子應該已經死在遼國了。

狄進卻知道李元昊沒死,如果死了,姐姐早就帶著道全、遷哥兒、喻平和長風鏢局的精銳凱旋,狄湘靈遲遲未歸,顯然是擔心馬幫那邊撐不住,一旦自己走了,李元昊就會被漏出來,放虎歸山。

有鑒於此,狄進下達命令:“加派人手,到遼夏邊境巡邏,一旦發現李元昊及相關人員蹤跡,速速回報……”

“兩地邊境太長,不可能完全守住,可以先誘些人出來!”

大榮複目光動了動,提議道:“李德明若想迎李元昊回來,必然派出接應的人手,我們可以先將之除去,斷了接應這個世子回國的路線!”

“不錯!”

狄進頷首,又叮囑道:“如今李德明已是窮途末路,無論是他的身體,還是西夏的局勢,都撐不了多久,而李元昊無論是世子的傳承地位,還是更甚其父的軍事能力,都是李德明最後的救命稻草,機宜司接下來的重點,就在此人身上!”

“是!”

大榮複領命去了。

狄進則回到越來越完整的沙盤邊上,看著一支支代表軍隊的帥旗,朝著銀夏地區進發。

七百裡瀚海是難以跨越的屏障,後勤補給線拉得太長了,如果再來一場沙塵暴,連遼國那種數十萬鐵騎的軍隊,都可能折戟沉沙,大敗而歸,所以西夏將國都選在了興靈之地,穩居後方。

但銀夏不同,以宋軍如今的威勢,攻取銀夏隻是時間問題。

唯獨可惜的是,如今是隆冬季節。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冬天打仗一直是竭力避免的事情,冬天行軍要受到嚴寒和暴雪所帶來的行軍阻礙,積雪不僅會影響士兵的行軍,也會給後勤運輸造成巨大的困難,當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都是因為深秋的到來,擔心冬天後勤難濟,於是草草退兵。

所以彆以為隻是時間問題,這個問題很大。

“李德明來到銀夏,堅守前線,抵抗力度必然激烈!”

“如果在天聖九年來臨之前,不能將銀夏地區收入囊中,來年就算拿下,隻要遼帝不死,遼國那邊必然也會發兵入夏,助西夏人重新將地盤奪回來……”

“這個冬季,至關重要!”

狄進目露沉吟,還是在銀夏之地上點了點。

如今己方能夠完成的,已經基本到達極限,定邊十策、將領更替、整頓軍務、兩路並進,在天聖年間能做到的,隻能是如此了。

想要取勝,唯有在削弱敵人上麵想法子!

怎樣讓李德明早死呢?

正思索著,侍從稟告:“狄相公,甘穀族長乜羅求見。”

“帶他去前堂奉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