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上師”的謀算(2 / 2)

大宋神探誌 興霸天 9425 字 5個月前

雷濬則道:“那你現在對我們說這些,難道就不是背叛麼?”

“不!不是!”

侍者嘶聲道:“小的不敢瞞官人,‘上師’早有交代,宮內所行之事,都可以對外人說,哪怕外人有諸般質疑詆毀,也不必理會,‘青羊神’是賜福於人世的善神,不會怪罪於凡人的無知……”

“好生虛偽!”

燕三娘冷笑起來:“如此說來,青羊宮在西夏也沒有害過任何人了?那衛慕氏之死又是怎麼回事?”

侍者縮了縮頭:“你們連這個都知道?王後有病在身,一心想要得神賜福,不知用了什麼法子,偷偷得了‘護令’,又不在‘上師’的看護下服用,才釀成了慘劇!”

雷濬立刻道:“那你又是怎麼知道的?”

侍者道:“小的是聽彆的侍者說的,王後遇害,大王親至宮內,氣勢洶洶地質問‘上師’,‘上師’並未辯解,在平靜地承受了大王的怒火後,請神上身,以大神通,大法力,窺得了王後的轉世福報,大王這才轉怒為喜,滿意離去!”

雷濬對於這種轉世半個字都不信,但由此也能聽出,李德明曾經因衛慕氏之死,與青羊宮產生了衝突,後來雙方不知達成了什麼條件,又被安撫下去。

“奇怪!李德明並非短視之人,為何要容忍自己的統治之下,有這麼一群不受控製的祭司存在?”

雷濬心頭不解,與燕三娘對視一眼,也看出了對方抱有相同的疑慮。

就目前的線索來看,青羊宮利用番人信仰鬼神,依賴占卜的特點,在河西傳教,一時間信仰者眾,更成了夏王李德明的座上賓客。

但且不說在這裡發展了一百多年的黨項李氏,需不需要這種祭祀穩固政權,即便需要,衛慕氏之死也是當頭一棒,更彆提對方還有宋廷皇城司的嫌疑,是寧可錯殺,不能放過!

李德明偏偏容忍這群人在黨項李氏的核心發展,難道真的是因為所謂的給他的兒子孫子改命了,將來有了帝王之相?

兩人默默搖頭,繼續審問。

但接下來,這位侍者就說不出什麼新的答案了,翻來覆去都是神跡顯靈那一套。

而屋外幾人聽到這裡,也知道審問告一段落,來到邊上討論起來。

白玉堂率先道:“這個侍者說的話,能信麼?”

展昭道:“倘若此人說的都是真話,那他隻是一個被青羊神祭祀蠱惑的普通人,但由於青羊宮內皆是以長袍著身,麵具遮臉,身份模糊,不可輕信!”

白玉堂哼了一聲:“不錯!彆看這人竹筒倒豆子,好似什麼都說了,但說的事情旁人也知道,核心的隱秘卻是半句沒有……我總覺得在青羊宮內行走的,不會如此簡單!狄總鏢頭,我們能否再去多拿幾個侍者,分彆審問,看他們說的是不是實話!”

“可以抓更多的侍者,但我擔心,那些賊人會跑!”

狄湘靈道:“我在青羊宮附近轉了三日,隱隱感覺到宮內深處,有一個厲害的高手,這個人我可以對付,也有機會從其手中抓到人,可其他的就顧不上了……”

白玉堂接道:“打草驚蛇,青羊宮內的關鍵人物一旦逃遁,又都戴著麵具,反倒不好抓捕!”

“是!”

狄湘靈道:“所以我拿了這個落單的侍者,如果能從他手中問出‘司命’的消息,大家就一並闖入殿內,擒賊先擒王,如若不成,維持如今的局麵也行,等到大軍圍住了興州,再動手不遲!”

白玉堂有些擔心:“就怕大軍圍城,真正取得了上風後,這群人會提前逃走,‘錦夜’都被調回興州了,可見‘組織’極為重視這次行動,他們不會坐以待斃!”

“那就要看這群人到底要在西夏做什麼了!”

展昭分析:“目前有兩個疑慮!”

“第一,曾經居無定所的‘司命’,為什麼要一直停留在西夏?”

“第二,西夏之主李德明,為什麼允許青羊宮於興州發展信眾?”

這兩位都是思路清晰之輩,絕不是隻靠武力的莽夫,正如他們所言,目前的關鍵是不知道敵人的動機所在。

這裡終究是對方的老巢,經營許久,哪怕西夏在大局上節節敗退,即將被滅,但對方打不過,也可能隨時跑路。

狄湘靈一行人先來興靈,首要的目標就是儘可能地將敵人拖住,如果能等到宋軍抵達,四方合圍,那就大功告成了。

可惜就目前來說,還沒有什麼突破口……

“我……我有個想法……”

正在煩惱之際,一直默不作聲,眼瞼垂下的燕四娘突然開口。

狄湘靈看向她,語氣裡帶著鼓勵:“四娘子儘管說!”

燕四娘依舊是木訥的表情,聲音卻從最初獲救時的斷斷續續,變得細聲細氣:“‘禍瘟’平日裡最看重的,是撐過了種種非人折磨,開啟神通的肉傀,起初的‘人使’就是這麼來的,我想著,‘司命’也會看重那些請神上身的人……”

白玉堂眼睛一亮:“此言有理!‘司命’可能藏於暗處,但那些成功請神上身的人,卻在明處!盯住這群人,關鍵時刻將之留下,或許能獲得‘組織’研究的秘密!”

展昭道:“而且請神上身,論命後再改命,對於青羊神的信徒,是一種莫大的榮耀,他們不會特意隱瞞這些消息,方便調查!”

狄湘靈直接到了屋子邊,敲了敲窗戶,低聲吩咐幾句。

不多時,雷濬走了出來,手中拿著一份名單:“確定了!就是這些人!”

狄湘靈接過,當先一人就是李元昊,然後是李元昊之子李寧明,其後有衛慕氏、野利氏、沒藏氏等西夏大族子弟,林林總總共有十七八人,全是貴族:“都在上麵了?”

雷濬道:“這幾年間的就是這些人了,再早的,此人說不清楚!”

狄湘靈道:“好!機宜司能將他們統統盯住麼?”

“我剛剛問了這群人的情況,正有一個消息要告知十一娘子!”

雷濬沉聲道:“此次李成遇推行剃發易服國策,各部族多有不滿,但懾於遼人軍隊的入城,直接反抗的並不多,至今敢於不遵守的,都是得青羊宮庇護……名單上的這些人,除世子李元昊外,其餘人似乎都在其列!”

狄湘靈一怔,再看了一遍名單:“這些黨項貴族,可是來自七八個大族,如今全在青羊宮的庇護下?”

雷濬解釋:“之前李德明前往銀夏,抵抗我軍進攻,臨行前就特意領百官至青羊宮,此後‘上師’出關,輔佐李寧明,穩固興靈人心。”

“而不久前,遼軍入城,支持青羊宮的官員,也根本不承認李成遇的統治,擁護的是李寧明,但數萬遼軍他們無法抵抗……”

“因此之前野利氏就聯絡我們機宜司,希望投誠,條件是李寧明、李寧令兩子押送入京,平安地活下來!”

狄湘靈聽到這裡,目光一動:“對方帶上這些黨項貴族一並投降,機宜司會接受嗎?”

雷濬深吸一口氣:“不僅僅是機宜司,我朝要統治這片區域,在其他人被迫剃發的關頭,就必然會接受這群反抗到底的黨項貴族投誠!”

“難道說‘上師’的謀劃是……”

狄湘靈回過味來:“隻要青羊宮能保住這群人,一直支撐到西夏滅亡,這群請神上身的信徒,將要以重要的人質身份,齊齊押送京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