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上,再大的事,對於百姓來說,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畢竟養家糊口四個字,已經占用了他們太多的心思。
頂多偶爾閒著時候,議論兩句罷了。
作為百姓,誰能讓他們吃飽穿暖,誰收賦稅少,就是值得他們效忠和擁護的好帝王。
就像皇後娘娘蘇醒後,第一日上朝就罷了一個老臣的官。
所有人都是聽聽就算了,畢竟他們不指望這老臣吃飯。
但隨後,皇後雷厲風行推出了一係列政策,就同他們妾身相關了。
教育司成立不過幾月,如今尚且還沒有完成,在整個大元村莊都建造小學堂的任務。
朝堂上,新的旨意就到了。
大元從此推行基本教育法,但凡大元孩童,不論男女,七歲入小學讀書,學習寫算德育,三年後畢業。男女有彆,可以分班教導,若有阻攔女童入學者,視同偷盜罪,父母發配做苦力三年。
無一例外,絕不容情。
村寨滿百戶,單獨建學校。不滿百戶,就近村寨合並建校。
學校建設,三年義務教育,中午供給孩子一頓午飯,一年四季四套衣衫,所有費用歸屬各州府,從稅費裡扣除,不定時由朝廷派人抽查。
也歡迎鄉紳巨賈捐獻銀兩助學,朝堂會給予嘉獎。
至於所有小學堂的教員,先招募有誌之士擔任。分期到州府,輪流培訓。培訓之後,就是正式教員,通過考評,以後薪資會有升降。
京都之外,大元第一座師範學院一月後開建,姚老先生為首任院長。
麵對整個大元招募學子,品行過關,年滿十五歲,所有青年男女都可以來報名參選。
選中之後,兩年為一期,學習如何教導學童。
參與小學基礎教材的編撰…
總之,教書司先前因為單獨列出一個部門,出儘了風頭,後來出京建小學堂,遠離朝堂,又被眾人遺忘。
如今再次飛上風口浪尖,不知道多少人懊悔之前的輕視。
當然,像周山長這樣的,就是歡喜的忘形了。
前進學院後山的小樓裡,姚老先生帶了老花鏡,正在認真寫著奏折,周山長在一邊說的眉飛色舞。
“周棟這小子,真是有些運氣。自小調皮紈絝,我還以為這小子要廢掉。不想,他跟著林安和三生,倒是出息了。
這幾月在外邊沒少吃苦,也沒見他寫信回來哭訴。
如今可真是辛苦有回報了,整個京都,家家都想把子弟塞進教育司呢!”
姚老先生冷笑,應道,“教書育人,可不是玩鬨之事。教育司不是給誰養孩子的地方,你同我說說就罷了。
回去之後,也告訴你那些徒子徒孫,如今雖然是皇後娘娘在理政,你們彆覺得是個女子,就心存輕視。
打江山,皇上自然是無人可敵,但論起治理江山,皇上也是對皇後唯命是從。
萬一誰犯到皇後手上,彆怪皇後不容情。”
周山長想起幾個弟子,確實有把家裡不成器子弟,塞去師範學院的意思,他心裡一緊,趕緊應道,“師兄放心,我回去就敲打他們幾句。”
姚老先生再沒說話,手下奮筆疾書,片刻放下了手,笑道,“我說皇後處置朝政比皇上厲害,你還彆不服氣。
你看這奏折,有了規範格式之後,寫起來挑理分明,還省了不少筆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