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笑道:“謝公多禮了。感謝謝公的盛情,我等前來也是不甚榮幸。”
謝安微笑點頭道:“至於為何要請諸位前來赴宴,共度上元之宵,其實也很簡單。1則,上元之夜是個好日子,今年的第1個滿月之日,自古便有聚飲之俗。我聽說民間現在有上元夜賞燈相親之俗,少男少女今夜出遊,賞燈之際,也順帶找到自己心儀之人。嗬嗬,這也是很好的。但今晚諸位賢達子弟可失去了這個機會了。若是因此錯過了1段良緣,可莫要怪到老夫頭上啊。”
眾人轟然笑道:“謝公說笑了,怎怪得到謝公身上。”
王彪之撫須笑道:“安石的意思,莫非我等前來耽誤了你去燈市找心上人麼?”
眾人大笑。謝安嗬嗬笑道:“叔武兄人老心不老,你我之輩,怕是心有餘力不足咯。”
眾人更是1番大笑,心領神會。聽謝安王彪之這樣的人物互相調侃,讓整個宴會的氣氛開始變得輕鬆了起來。
<
br>????謝安擺擺手繼續道:“另外1個原因,便是今年是新皇即位,新朝伊始,老夫請來諸位,也是聚1聚,互相熟悉熟悉,增進了解,以便將來共事。諸位都知道,去年我大晉經曆了1些動蕩,有賴於桓大司馬之力,洞悉國本之憂,鏟除了1些奸佞之臣,使得我大晉社稷能夠更加的安穩。同時朝中官員也做了1些變動。比如景興入中書擔大任,比如6祖言入朝任左民尚書。又比如謝玄李徽這等青年後進。朝中人員變動,需得磨合熟悉,也是為將來能夠更好的共事,更好的溝通。故而,老夫邀請諸位前來聚飲,便是因為這樣的想法。”
眾人紛紛點頭道:“謝公想的甚為周到,確實該如此。彼此熟悉,彼此認識,才能更好的做事。”
謝安嗬嗬而笑,端起酒盅來,向著眾人道:“那麼話不多說,安石先敬諸位1杯,以表主人之意。今日隻飲酒聚樂,不涉其他。來,滿飲此杯。”
眾人紛紛舉杯道謝,將酒喝乾。這之後,便是觥籌交錯,互動敬陪,1番忙碌不休。
酒過3巡,菜過5味。
郗超緩緩起身道:“謝公今日盛情,景興甚為感動。看我大晉人才濟濟,在座都是我大晉肱骨棟梁,我大晉將來必然是蒸蒸日上,國力愈發強盛。但今日遺憾的是,桓公未能在場。要知道眼下安定的局麵,都拜桓公所賜。所以,景興提議,我等共同遙祝桓大司馬1杯,為桓大司馬祈福,願他身體康健,來,共祝大司馬康健!”
1群人聞言紛紛起身,端起酒杯來,口中紛紛附和道:“對對對,桓大司馬乃我大晉柱石,隻要桓大司馬在,我大**山便穩如泰山。當敬1杯。”
“若非桓大司馬,我大晉國本動搖,昏聵之君當朝,將來鳩占鵲巢,為後世笑柄。桓大司馬居功至偉,理當敬1杯。”
“……”
謝安王彪之王坦之等人坐著不動,琅琊王氏之中倒是有幾名子弟端著酒杯站起身來,王凝之和其他兩人端著酒杯起身,發現身邊眾人都沒起身,頓時佝僂著身子僵立在那裡。
謝玄和李徽等人見謝安不動,自然也根本不可能起身來。廳上1般站立1半坐著,場麵著實有些尷尬。
郗超微笑道:“謝公,王公,文度。還有其他諸位,怎麼了?莫非你們認為不該敬大司馬1杯麼?”
謝安的手緩緩伸向酒盅,王坦之卻開口了。
“郗中書,謝公已經說了,這是私人聚會,不涉其他。桓大司馬不在京城,更不在這個宴會上,何必做這個樣子。你想敬酒,自可親自去姑塾向他敬酒。在場的誰願意遙祝,大可自便,為何偏偏拉著彆人1起?甚為奇怪。”
郗超眼神犀利,笑容斂去。沉聲道:“文度此言差矣,什麼叫做做樣子?桓大司馬駐守姑塾,軍務繁忙。我等能夠在京城聚飲,便是有人戍邊拱衛之故。況且桓大司馬年前力挽狂瀾,解國本之憂,固大晉社稷。如此大功,卻不受任何封賞,高風亮節若此。怎麼?受不得諸位1杯酒?”
王坦之皺眉沉吟。謝安和王彪之對視1眼,兩人其實並不想因為此事起爭執。謝安的手握到了杯子上,便要起身。
但此刻1人在旁道:“在下認為,敬桓大司馬1杯酒並不為過,桓大司馬理當受到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