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五章 親政(2 / 2)

代晉 大蘋果 3879 字 2個月前

正月十9,王愷扶王坦之的靈柩順江流而下回到建康。司馬曜攜謝安王彪之以及群臣於城門外相迎。王家子侄數十人著麻布孝服跪拜於道上相迎,哭聲震動天地。

謝安王彪之上前扶靈,涕淚橫流。

司馬曜下旨,追授王坦之安北將軍,贈諡號曰:獻。又令王坦之長子王愉襲藍田侯爵,丁憂守孝,守孝期滿再予恩賞。

葬禮3日後舉行,甚為隆重。大晉太後皇帝,各大豪族紛紛吊唁,京城名士寫詩文吊唁懷念,出了不少佳作。

葬禮之後,司馬曜接見王愷,詢問荊州之事。王愷稟報,桓豁得知父親在前往荊州的

途中病亡,甚為唏噓。在王愷宣旨以及呈遞王坦之臨終之前的信件之後,桓豁表示,隻要朝廷給足錢糧物資,他有信心開春用兵,先發製人,奪回梁益2州。

桓豁說,巴蜀百姓早已難以忍受氐人占領,爆發多次反抗。若舉兵進攻,必會裡應外合,收複梁益之地。若江州兵馬聯動,可奪南陽漢中之地,陳兵秦嶺以南,威脅秦國關中之地。

司馬曜聞言大喜,當即召見謝安,請謝安為荊州兵馬撥付更多的錢糧物資以備戰。謝安雖覺不妥,但囿於眼前局麵,隻得點頭。錢糧物資本就是要補給的,荊州軍防守上遊,也是要衝之地,必須加強軍備。

但對於這個激進的主動進攻的計劃,謝安心中是持反對意見的。不過司馬曜既然竭力推動,王坦之拿命去操辦此事,自己公開反對確實有些不太合適。

於是乎謝安於正月底寫信給桓衝,和桓衝探討此事。謝安的想法是,如桓衝覺得可行,他必會協助其兄出兵。荊州江州兵馬聯動,倒是可能會有些戰果,起碼不會吃虧。若桓衝覺得不可,他也必會勸說桓豁不要這麼做。而這件事由桓衝出麵阻止,顯然比自己公開反對要好的多。

謝安是個善於團結力量妥協大晉各方勢力之人,在這種時候,謝安知道激化矛盾是最不可取的。所以,他采取的不是全力阻止的方式,而是迂回的方式來解決此事。

……

徐州,太元元年的新年過的還算熱鬨和平靜。司馬曜親政的消息送達之後,李徽和徐州眾官員紛紛上表道賀。這雖然是件大事,但對李徽而言卻算不得什麼了不得的變故。

這本就是會發生的事情。而司馬曜的親政也暫時改變不了什麼。大晉朝的皇權也就那樣,王謝主導的局麵並沒有改變。門閥政治其實和寶座上坐著的是誰,以及是否親政的關係也並不大,隻要是司馬氏的某人坐在上麵,格局便依舊如此。

倒是得知王坦之的死訊之後,令李徽頗為驚愕。得知消息後,李徽設下香案,焚香燒紙遙遙拜祭。無論如何,王坦之曾經對李徽還是頗為賞識的。無論他的出發點是什麼,無論他內心裡是怎麼看待自己,於李徽而言,那也是得了恩惠的。

當初在京城就任丹陽內史之職,便是王坦之竭力舉薦的結果。在那個同仇敵愾的時期,在那個各方麵力量聯合起來對抗桓溫的蜜月期,王坦之的作用不容小覷,自己也得益於此。

不過,在得知王坦之死於前往荊州的途中,李徽也立刻意識到王坦之是去乾什麼的。年前朝廷議論主動進攻之策,王坦之便是竭力主張的。如此看來,王坦之去荊州必是去勸說桓豁出兵的,朝廷似乎也當真要發動主動的進攻。

對於此事,李徽是持相反的意見的,主動進攻便是主動將戰事提前,無論如何都是不明智的做法。東南戰備尚未完成,主動進攻挑起戰事無論怎麼看都似乎像是在拆台。王坦之這麼做恐怕不僅僅是為了大晉目前的局勢考慮,而是另有其他的想法。這很可能招致嚴重的後果。

從某種角度上而言,王坦之死的很及時。這雖然有些對逝去之人的不敬,但李徽心裡確實是這麼想的。王坦之死了,這件事大概率不會再有人推動。謝安的態度顯然是不願主動進攻的,王坦之1死,這件事便不可能發生,這對於爭取時間完善東南戰備是有利的。

東南大都督府也即將成立,謝玄將以大都督的名義總領東南兵馬,而自己也將出任副職。架構已經明晰,東府軍名號確立。

但是,時間緊迫之極,物資卻又匱乏之極。

具體到眼下,兩件事是李徽亟需解決的。第1件便是擴充東府軍兵馬到3萬左右,在戰事展開之前完成基本的訓練和武備。而第2件事則是因為錢莊事發之後,自己融資的渠道被徹底斷絕,財政問題將成為最為嚴重的問題。

這兩件事已經足夠讓李徽焦頭爛額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