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五章 規矩(1 / 2)

代晉 大蘋果 3678 字 1個月前

很多地方,沿海之地都是礁石坡地,地方狹小。鹽田的建設不具備地利條件。人工汲水曬鹽,那隻能小規模的運作,否則根本得不償失。

所以,海水曬鹽的第1個條件便是,海邊地勢平坦,有建設鹽田的條件。這樣潮起之時,可憑海潮之力引海水入鹽田之中。這既節省了人力,有能大規模的引海水儲存,用來不斷地製鹽。

這是極為重要的。在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抽水機,什麼電動機代勞。1切都是人力。能利用潮汐引水,利用自然之力,那是最為關鍵的。否則,1座大鹽場,光是汲水的挑夫便要數百上千人,效率極低,成本極大,那是不成的。

鹽瀆縣海岸曲折,岸邊地勢平坦開闊,從海岸往內6蔓延數裡皆為平疇。這便是它成為大規模製鹽之所最好的地勢條件。

而第2個條件便是,需要有長時間大時段的晴好天氣來曬鹽。少雨多風,空氣乾燥,最利於製鹽。因為蒸發快,流程短,產量高。

這樣的氣候條件,便足以淘汰1大部分海邊地方了。多雨之地,彆說曬鹽了,海水入池,幾經風雨,怕是比海水還淡了。那還怎麼利用日光之力?

鹽瀆縣便是少雨多風之地,陽光海毒辣的很,讓他在氣候上再得1分。

其3,海和海不同,有人以為海洋想通,海水的濃淡便相同,這是個錯誤的想法。影響海水的濃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氣溫低的地方,海水蒸發量小,局部海水鹹度便沒有蒸發量大的地方高。而多雨潮濕地區,雨水多蒸發少,同樣會讓局部海域海水含鹽度便低。

近海之地受上述影響便更大了。特彆是大河大江入海之口,豐水期河口海水濃度極低,幾乎嘗不出鹹淡來。枯水期也必其他地方濃度要低許多。

這便是許多臨海之地,因為有大河注入,即便地勢和氣候適宜,卻也不能成為曬鹽之所。海水含鹽低,製鹽效率便低,這是個最為簡單的道理。

鹽瀆縣處在淮河和長江入海口之間,相距皆有百裡之地,故而恰好不受影響。因本地氣候之故,蒸發量大,近海海水鹽度極高。

《漢書》談及鹽瀆縣製鹽之利,便有‘東楚有海鹽之饒’之言。這1個‘饒’字,便說明鹽瀆縣海水之中含鹽量之高。

諸般因素,造就了鹽瀆縣獨特的地位。這處海濱小縣,無礦產之豐饒,無山水之秀麗,無土地之肥沃。可以說,是1處貧瘠的土地。但是,隻憑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和海水中的鹽分的豐饒,從先秦到如今,都是重要之地。成為每1個朝代朝廷必須格外重視的地方。

李徽知道的數據是,鹽瀆縣全縣人口兩千3百戶,共計1萬1千餘民。其中在朝廷鹽場做事的近3成。幾乎每1戶家中的重勞力都在鹽場做事。1個朝廷鹽場,幾乎養活了1整個鹽瀆縣的百姓。

這可真是名副其實的靠海吃海了。

李徽等人城中轉了許久,見天色漸晚,夕陽西斜,李徽決定先找個落腳之地。雖然鹽瀆縣令是李徽的下官,去找他自然能得到很好的安排,但是李徽還不想這麼早暴露身份。

幾人在北城找了1家小客棧落了腳。許是沒什麼生意之故,突然有人投店,讓店家掌櫃甚為高興,殷勤之極。

小客棧也意外的乾淨敞亮,灑掃的甚為乾淨整潔。客房小院裡還載著1些花花草草。

傍晚時分,掌櫃的按照吩咐去街上買了當地的菜肴送來。1大盤泥螺,1大盤油炸的彈塗魚,還有1尾海黃魚。外加1盆名叫昆布的海藻燒的蛋花湯。

這1頓可都是本地地地道道的海味,雖然味道有些衝,以腥鹹為主。但海味便是如此,滋味更是沒的說。謝道韞最喜歡的彈塗魚,鮮美香脆,簡直絕妙。問了店家,方知此物是從海泥之中抓到的,不但能入泥,更可以在6上行走,1時以為奇。

天黑之後,李徽在謝道韞屋子裡和她說話聊天。謝道韞問李徽明日作何打算。李徽想了想,決定明日去海邊鹽場去瞧1瞧再說。先摸清楚整體的情形,做到胸有成竹,之後再計較。

同時,李徽還想去海邊瞧瞧。說起來,李徽自穿越以來,還沒見過這時代的大海呢。雖知道必然和後世無異,但還是想去瞧1眼。

李徽頗有賴著不走的意思,沒話找話的閒扯。說些奇思妙想,奇談怪論,謝道韞倒是聽得津津有味。初更時,小翠在屋外出聲提醒,謝道韞才忙叫李徽回房歇息。

李徽不情不願的起身出門,見小翠站在廊下徘徊。謝道韞和李徽說話的時候,她隻能在外邊呆著,所以等的頗有些著急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