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二章 悲痛(1 / 2)

代晉 大蘋果 3489 字 1個月前

謝安去世,大晉上下陷入了悲痛和震驚之中。稍有見識之人,都知道謝安之死對於大晉意味著什麼。

過去十幾年來,謝安就像是1根定海神針,穩定住了大晉的政局,以其鎮定的氣度和聲望穩住了搖搖欲墜的政局和人心。

安石不出,奈蒼生何?這樣的話可不是虛言讚美。

在大晉朝最為危機的時候,謝安團結了1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成功的抵禦了桓氏的篡位危機。

桓氏氣焰囂張極甚之時,沒有人敢逆其鱗。絕大多數人選擇了依附和助紂為虐。

皇帝被廢,庾氏1族被滅,朝中官員被滅門的極端恐怖的壓迫之下,謝安站了出來,向桓溫發出了警告,以不惜1死的勇氣令桓溫退縮。挫敗了桓溫試圖進1步篡位的企圖。

在秦國發出滅國的威脅的時候,又是謝安站了出來,組建北府軍,堅定的杜絕了投降派的雜音,全力備戰。並且最終成功的抵禦了秦國南下的滅國危機。

光是這兩件事,便足以讓謝安成為令人仰止的存在。

謝安以他寬闊的胸襟以及極高的政治智慧將大晉這個爛攤子收攏起來,並且成功的渡過了這些危機。除了他,沒有任何人能夠做到這1點。若沒有謝安,整個局麵現在恐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大晉數千萬百姓恐怕已經淪為了秦人鐵蹄下的亡國之奴。

和秦國的決戰,正是謝安,以堅強的決心,無比堅定的意誌,率領大晉上下完成了戰略決戰,將大晉從覆滅的邊緣拉了回來。

李徽在這件事感觸最深。以李徽穿越者的身份,當初之所以成為堅定主戰的1員,多少是基於對曆史的先知,帶著對勝利的結果的先知先覺才會堅定站在主戰的1方。如果不是知道淝水之戰的結果,並且認為真實曆史的進程很可能便是真相的話,李徽自己怕是也要懷疑這場大戰能否勝利。

畢竟,以大晉的國力和兵力,要對抗秦國百萬大軍,勝算微乎其微。

而謝安可沒有先知的光環,站在他的角度上,他對未來茫然無知,根本不知道結果。在這種情形下,他能夠堅定組織兵馬,排除1切乾擾決定全力備戰,和秦軍進行決戰,足以說明他的偉大之處。他不是毫無原則的爛好人,恰恰他是有自己的原則底線之人,有卓越智慧之人。

誠然,他沒能跳脫世家豪閥的局限性,他的所為無不帶著豪閥利益的出發點,甚至有的時候表現的很明顯。但這並不影響作為大晉的領導者的卓越智慧。

而謝安最令人讚譽的還不止這些,他沒有走之前豪閥世家的老路。謝氏1度強大到1個新的高度,許多人都認為,謝氏將會和桓氏琅琊王氏1樣,也會走上脅迫皇權之路,甚至也會野心爆棚,走上篡奪之路。但謝安沒有那麼做。在政治上顧全大局,隱忍後退,甚至最終激流勇退,換取朝政安寧。這份高風亮節,顧全大局的做派,又有幾人能夠做到?

謝安的突然離世,很顯然將會對大晉的局勢產生極大的影響。

謝安在,即便他引退了,那也是足以震懾局麵,讓1些人不敢造次的存在。謝安隻要活著,那便是大晉的定海神針。他1旦去世,整個大晉便似乎失去了擎天之柱。那些被震懾的宵小之輩便不再有顧忌,便會蠢蠢欲動。

謝安在時,以其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將各方勢力都團結在1起,能夠做到起碼的公平和相互之間的和諧共處。但謝安去世之後,這種團結和和諧失去了紐帶,即將麵臨巨大的考驗。

這種時候,如果牽1發而動全身。在外部壓力失去的情況下,大晉內部又失去了能夠團結各方勢力的紐帶,整個大晉必然處於1種不穩定的狀態。大晉的未來,驟然變得撲朔迷離,難以預測起來。

……

謝安去世的消息於4月初6送達徐州,彼時李徽正1身泥水的和淮陰軍民在淮水大碼頭上乾活,完成大碼頭最後的木棧橋的安裝。

在得知謝安去世的消息後,李徽驚愕片刻後,1屁股坐在泥水之中放聲痛哭。

李徽對謝安1直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糾結,儘管李徽曾經抱怨過謝安的所為,不滿他的1些做法。儘管對謝安的所為頗有微詞,甚至從內心裡對謝安感到過失望。但是,在李徽心中,對謝安的敬重和感激從未減少,對謝安人品格局才學的欽佩也從未有過減少。在李徽的心目中,謝安永遠是師長和父輩1般的存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