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一邊說著話,拿起禦案上的奏疏,順手批閱起來。
三人心裡稍稍踏實一些,看來,陛下還算理性,知道罵人沒用,就不再罵了。
兵部尚書齊泰率先道“臣以為,燕逆冒險去鳳陽,其真實目的並非謁陵。”
“哦?”
朱允炆頓時來了興致,放下手中的奏疏,問道“莫非這其中有什麼陰謀?”
齊泰說道“燕逆欲渡淮河,最合適的路線有兩條,一是淮安,另一個則是鳳陽,依臣所見,此番謁陵為假,探路為實!”
“原來如此!”
朱允炆臉上終於露出笑意,果然是老狐狸,真夠狡猾的!
齊泰繼續說道“兵法有雲,攻心為上。燕逆自幼跟隨中山王,不但熟諳兵法,攻心之
計更為爐火純青,臣建議,陛下大可將計就計,在淮安、鳳陽一帶埋伏重兵,阻攔燕軍渡河。”
這時候,黃子澄說道“倒不如命盛庸按兵不動,用以迷惑燕逆,卻暗中調駙馬都尉梅殷去淮安、鳳陽一帶埋伏,隻待燕軍大舉渡河,打他個措手不及!”
“甚妙!”
朱允炆心情大好,忍不住拍手稱讚。
“就按兩位卿家說的辦!”
“臣等遵旨!”
齊泰、黃子澄聞言,趕忙起身行禮。
方孝孺隨後也站起身,說道“百姓大多愚昧無知,容易受燕逆蠱惑,臣建議陛下親臨中都祭祖,廣施恩惠,以安人心。”
朱允炆想了想,說道“方卿所言有理,不過,朕實在走不開,不如辛苦方卿代朕去一趟中都,告慰祖宗在天之靈。”
“臣遵旨!”
安排好了一切,朱允炆頓時覺得自己又行了,順手拿起一封奏疏。
啪!
三人正準備告退,卻看到朱允炆再次變臉,將手裡的奏疏扔在一旁。
“吳王真是閒的,每天聖躬安,聖躬安,大敵當前,朕能安嗎?”
太監劉安陪著笑,說道“吳王殿下每日問候,說明心裡惦記著陛下,兄弟情深,乃社稷之福也!”
朱允炆不耐煩道“他就是閒的,朕還是安排他就藩吧,免得閒出事來!”
方孝孺見狀,趕忙說道“大敵當前,若吳王殿下此時離開京城,難免有臨陣脫逃之嫌,不利於穩定民心。”
朱允炆重重呼出一口氣,說道“那就給他找點事做,眼下可有職位空缺?”
三人紛紛陷入沉思,因為吳王的身份特殊,給他尋個職位,不是件容易的事。
若檔次低了,不符合藩王的身份,若檔次太高,接觸到的大臣自然而然就多了,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
半晌之後,齊泰說道“南城兵馬指揮趙思禮病重,已臥床數日,不如讓吳王殿下臨時接管南城兵馬司,待趙思禮病情好轉,再行交接。”
朱允炆聞言,略顯遲疑,問道“趙思禮的病還沒好呢?南城的副指揮呢?”
“回陛下,南城兵馬司兩名副指揮張貴和沐良速來不合,趙思禮告病期間,這二人更是摩擦不斷,無法統禦部下。”
“都什麼時候了,這兩個混賬東西還搞窩裡鬥,真是沒一個省心的!”
朱允炆氣歸氣,心中權衡片刻,還是同意了齊泰的建議。
畢竟兵馬司不是什麼核心機構,那些兵卒沒有上過戰場,說的難聽些,就是一幫維護治安的雜役。
而且,南城住著很多權貴,平日裡囂張跋扈,經常與兵馬司發生摩擦,吳王領了這個差事,非但不能籠絡人心,時不時還要出麵當個壞人,正合自己心意。
“傳旨,命吳王暫領南城兵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