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空城一座(1 / 2)

攻取高麗王都開京!

對朱文正來說,是改變紅巾軍覆滅命運的勝負手。

開京城內,高麗國王及大臣,獻妻女奴婢犒賞關鐸等人,苦哈哈的紅巾將士不知是計,沉迷於溫柔鄉中,最後被高麗人裡應外合,死傷慘重。

接近二十萬的紅巾主力,最後逃出的,隻有潘誠、左李的一萬騎兵,關鐸、沙劉二、毛居敬、馮長舅等紅巾將領,全部戰死於開京城內。

若是關鐸等人全軍覆沒,僅餘朱文正、潘誠兩支殘部,不可能在元軍和高麗軍的圍堵下幸存。

最好的結果,就是朱文正能搶先一步,識破高麗君臣的詭計,在開京來一場反殺,朝鮮半島的曆史,將由此被改變。

再往腹黑的角度去想,要是關鐸、沙劉二等紅巾高層恰好死於此役,那朱文正還能趁機奪取兵權,成為這一支驍勇善戰的紅巾北伐軍的統帥.....。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既然脫離了朱元璋要自立,總要混出一個名堂。

要不然,紅巾軍全軍覆滅,就算他能僥幸逃脫,灰溜溜的回去見朱元璋,那豈不是很沒麵子,在嬸嬸馬秀英還有小弟朱標麵前,臉又往哪兒擱。

“主公已是萬戶,要是躲在島上不敢出來,那如何收攏紅巾人心,富貴險中求,隻有和這次打西京一樣,冒險主動出兵高麗,才是上上之策。”

姚廣孝對朱文正有意參與開京戰事,倒是很讚同。

這位曆史上的黑衣宰相性格本就狠厲,由他籌謀的靖難之役,開始的時候,也幾乎是無人看好朱棣。

剛剛打下西京之時,常遇春、鄧玉龍等將一力提議,趁著高麗軍大敗之機,一鼓作氣,繼續向南進攻,搶先拿下高麗王都開京。

當時,姚廣孝持反對意見。

在他看來,戰事要有急有緩,一味得急,並不是好事,要是後方的輜重補給出現問題,那就會無力為繼。

朱文正對此也是心有戚戚。

他是穿越人氏,知曉朝鮮半島上作戰的困難,並不是對手有多強大,而是半島的特殊地形受限,使得由北向南進攻,越是往南,越是困難。

就算對手隻剩下了最南麵的一座港口,也不代表你取得了勝利。

所以,占一城,穩一城,把能拿到手的地盤,穩固下來經營好,才是長遠之策。

經過這短短兩個月的經營,朱文正心目中的以皮島為核心的東江鎮根據地,已經初具稚形,在婆娑城、皮島還有義州一帶,陸陸續續有約五萬百姓投奔而來。

這些人中,有原本生活在這一帶的漢人百姓,也有從西京撤出的原高麗兵的家人,還有在深山裡麵被蒙古人打壓的女真部眾。

不同的出處。

因為朱文正一句漢唐後裔的口號,聚集到他的治下,這些人想要的,就是一個能保護他們,讓他們免遭殺戮的強者。

從況普天遞過來的薄冊,朱文正還能看出這些百姓的類彆細分。

其中,總戶數有11465戶,總人口48216人,16歲至45歲的適齡男丁6487人、適齡可生育的女子12745人,其他的皆是老幼。

從這個比例可以看出,老弱婦幼居多,男丁偏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