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的漢唐後裔之說,爭取到了昔日大漢樂浪、玄菟等邊郡故土百姓的民心。
但在慈悲嶺以南的高麗國本土,自漢唐以來,就未正式歸屬到中原王朝治下,再用這一套說辭,效果就難說了。
思之再三,朱文正決定在最底層的高麗貧民中,找尋合作對象。
高麗王朝到了末期,國內的形勢也一樣混亂,特彆是三彆抄之亂,更是動搖了高麗王室的根基,加上高麗本身耕地少,人口多,民不聊生,百姓困苦的狀況,和元朝內部幾乎一模一樣。
紅巾軍北伐,中路軍最初的六萬參與者,皆是黃河兩岸的窮者,關鐸等人一路北上,之所以能勢如破竹,也是因為一路都有反元隊伍加入。
現在,紅巾軍要想在高麗立足,就必須先取得高麗百姓的認同。
就以開京為例,這座城中聚居的百姓,總共不下八千戶,總人數加起來有近六萬人。
而在六萬人裡麵,享受榮華富貴的,或者能過上士大夫生活的,不到六千人,剩下的五萬四千人,都是被壓迫被奴役的百姓。
這些百姓中,有如樸惜英那樣身份的閹人,有租田地耕種的田奴,有賣身入大官府上的奴仆,還有高麗軍中最底層的普通小卒。
他們可能無學識,不識字,每日裡的願望,就是能有一口吃食,能養活家人,但朱文正卻知道,他們才是他在高麗真正依靠的人。
龍鳳六年(1360年),七月二十九日。
開京王宮門口。
一場公審大會正在召開。
聚集的高麗百姓成千上萬,他們聚到這裡,並不是想進王宮,分享貢女的芳澤。
而是今天是個好日子,朱文正這個紅巾大帥,要在王宮門口將頑固不化的高麗官員斬首示眾。
廉悌臣、崔瑩等人藏匿國庫糧秣財帛的事情暴露,按清點統計,這些人擅私藏匿的糧食多達六千七百二十斛,布帛五千餘匹,兵甲器械更是無數。
這些東西雖然是高麗國國庫儲存,但紅巾軍入主開京,那就應該歸朱文正所有,很顯然,廉悌臣等人的投降是假投降,態度是不老實,罪不容赦。
朱文正決定親自監斬廉悌臣等人,為震懾其他投降的高麗官員,他還下令將城中高麗人每戶選一人為代表,來到王宮門口觀斬。
當然,這一場公審的內容,肯定不是藏匿糧秣財帛,而是金鏞、慶千興等人這些天來,收集到了廉悌臣、崔瑩等人欺壓百姓的罪證。
金鏞站在搭建的高台上,當眾大聲宣讀廉悌臣等高官的罪證,根據搜羅,廉悌臣名下,有侵占田地、強暴女婢、打殺仆從等多項罪名。
在高台下麵,被俘的高麗官員聽著一條條的罪證,除兩三人,無不兩股戰栗,跪不穩當,呼啦啦趴伏一大片,哀聲求饒。
廉悌臣做的這些事情,他們也一樣做了,沒有一個人是清白的。
“廉悌臣,你可知罪?”
金鏞宣讀完廉悌臣的十大罪證,來到老朋友麵前,傲然問道。
“哼,金鏞,你這個無恥小人,要殺要剮,儘管過來,我若皺一下眉頭,就不姓廉?”
廉悌臣滿麵血汙,破口大罵。
他現在萬分後悔,自己當初看走了眼,竟然選中了金鏞當使者,要是換了彆人,他們這些人的處境,斷斷不會這般淒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