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七望幾乎淩駕於皇權之上,深深刺痛了李世民。
同時對這位便宜表弟,居然對這件事情看的如此透徹,有些吃驚。
他先前表現出的才能也就罷了。
但是五姓七望等世家的情況,他是如何知道的呢?
真的是,深不可測啊!
李世民嘴上卻是說道:“五姓七望再大,又能大的過皇帝嘛?”
“印製書籍,能夠遏製世家,壯大寒門子弟的科舉之路。”
“必定會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又何須要懼怕世家呢?”
聽到李世民的話,蘇長生忍不住鄙夷地說道:
“科舉弊端重重,又豈是印製書籍便能解決的。”
“再者說,世家自然不敢和朝廷明著乾,但是收拾你一個小小的平民百姓,還不是伸伸小手指頭的事兒?”
“這種作死的事情,還是不要參與的好。”
這時候,李麗質忍不住挖苦道:
“咯咯,你還真是胡吹大氣不知羞!”
“科舉考試,可以說是一個最為偉大的發明。”
“它徹底改變了以往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狀況。”
“給寒門子弟一個上升的階梯,也杜絕了世家把持朝政的陋習。”
“這麼完美的一個製度,你憑什麼說它弊端重重呢?”
蘇長生淡淡一笑說道:“我並沒有說科舉製度不好,我隻是說它弊端重重,實際上,仍然被世家所把控而已。”
李麗質不屑地說道:“科舉製度,乃是繼承前朝,又經過滿朝文武議論之後,才執行的一項國策。你說它弊端重重,敢問它弊端是什麼呢?”
蘇長生微微一笑說道:“第一點,科舉考試,每年一考。可是你知道我大唐有多大嗎?”
“許多考生,從原籍趕赴長安,落第之後又返回故裡。這一來一回,一年的時間,全部都用在趕路上了。”
“試問,他們哪裡有時間讀書,提高自己的學問呢?”
“第二點,科舉考試之後,並不是馬上就封官,還需要吏部進行再一次考核。”
“而考核的內容,基本是公文的寫作,試問,寒門子弟,怎麼可能熟悉公文寫作呢?”
“在這一關上,原本就不多的寒門子弟,再次被刷下來一大部分。”
“第三點,科舉考試的批卷,很多時候,都是以主考官的喜好來決定,並不完全靠試卷內容來取勝。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寒門子弟又有多大的出頭機會呢?”
唐朝的考試,還真的是這樣。
許多考生,在考試之前,都會想方設法拜會主考官。
隻要被主考官看中,考試之前,就能提前錄取。
比方說,在唐詩三百首裡流傳至今的,朱慶餘和張籍應和的兩首鼎鼎大名的詩作就是這樣產生的。
考試之前,朱慶餘拜會主考官張籍,並且寫了一首詩,近試進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表麵上看去,似乎是寫一個新婚的妻子,在新婚的第二天。
低聲問自己的丈夫,我化的妝還符合你們家的審美嗎?有什麼毛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