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的對話郭偉都聽懂了,他已經人麻了,諾獎得主的橄欖枝都能拒絕的嗎?
要知道萊維特是13年的諾獎得主,離現在沒過多少年,年齡也才七十歲,在還活在世的諾獎得主裡算年輕了。
年輕意味著對方還有精力具體來做指導。
等把萊維特教授送回房間後,郭偉憋不住了:“元光,雖然我不知道蒙吉·巴文迪是誰,但萊維特可是諾獎得主啊!”
蒙吉·巴文迪要等到2023年才會拿諾貝爾化學獎。
“你哪怕對蒙吉的研究方向再感興趣,你也應該再考慮考慮,你拒絕得太果斷,太不給他麵子了!”
陳元光笑道:“我這次參賽的主要目的就是見到他,讓他給我寫封推薦信。
我如果拒絕得不果斷,那我的目的達不到。”
“參賽拿獎隻是為了找諾獎得主拿推薦信?”郭偉問。
“沒錯。”
“你就這麼肯定你會獲獎,並且能說服萊維特?”
“對啊。”陳元光回答得無比理所當然,“如果我走常規路線把論文發表,至少要等半年以上,還有可能麵臨論文被搶,我大概率會gap一年,所以就想了這個辦法。”
郭偉服了,這是什麼神人,他已經完全不能理解陳元光的腦洞了。
他又問:“拿推薦信是為了出國留學,萊維特可是斯坦福的教授,斯坦福是頂級高校,我有點搞不懂拿推薦信是目的還是出國留學是目的了。
你是不是把階段性目的當最終目的了?”
陳元光解釋道:“就是因為他在斯坦福我才拒絕他的啊,他如果不在斯坦福我可能還會猶豫一下。”
郭偉感覺自己大腦轉不過來了,有點跟不上陳元光的思路:“啊?斯坦福不是頂級高校嗎?”
“因為斯坦福在矽穀,矽穀離紐約太遠了,我朋友在紐約,蒙吉·巴文迪教授在的麻省理工在波士頓,波士頓離紐約要近得多。
你想,波士頓到紐約才三百多公裡,矽穀到紐約要四千多公裡,我去找我朋友的時候會方便很多,三百多公裡開個車4個小時足夠了。”
對於陳元光來說,去哪找誰念博士都一樣。
郭偉麵部已經呆滯了:“就因為這?”
這得是什麼朋友啊?
陳元光點頭:“就因為這。”
郭偉覺得槽點太多,已經要吐不過來了,兄弟你到底是哪路神仙,下界來調戲我們這些凡人。
“你牛,如果萊維特教授知道這才是真正的原因,他估計會衝出來把給你的推薦信撕了。”
陳元光大笑:“現在已經晚了。”
後來這件事成為郭偉每次聊天的必備談資,並且隨著陳元光的名氣越來越大,他聊起這件事的時候越起勁,在場聽眾無不震驚,感慨天才果然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