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有史以來最失敗的複出(2 / 2)

在喬丹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出的那一刻,他周圍的氣氛發生了變化。他不再是一名員工,不再對他所代表的組織表達堅定的承諾,他現在是一個“自由”球員。他的話反映了一個球員的心態,可是他很快就會成為一名前職業球員,經曆了兩個失敗的賽季之後,他周圍的一切都變了,但他表現得就如同他在巔峰時期那樣享受著同樣的尊敬和威望。

喬丹的話語引發了一些他無法控製的事情,他對華盛頓奇才隊毫無忠誠和歸屬感,他隻是想要掌控球隊的權力。

在過去,他的商業價值給了他說任何話語的許可證,他從未學習過如何對特許經營權表示敬意。他仍然擁有年輕巨星的傲慢,儘管於飛已經一再用血淋淋的現實提醒他:當巨星的魔力消失時,你的生活將會完全不一樣。

幾天後,芝加哥傳來消息:約翰·帕克森被聘為芝加哥執行副總裁,並成為公牛隊的首席籃球執行官。公牛隊的任何官員都沒有聯係過喬丹,或者通過媒體發送匿名消息,暗示公牛隊有興趣在喬丹與奇才隊的合同到期後與他談判。

很快,有消息透露,就像奇才隊的高層一樣,公牛隊的管理層也懷疑喬丹作為一名高管的工作能力是否能與喬丹作為一名球員的工作能力相提並論。

就這樣,喬丹的回歸芝加哥計劃還沒展開就已經失敗。

更可怕的是,在一周後,於飛當選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

“那筆交易”再次被提及。

對喬丹的指責遍布華盛頓,就連一向偏向喬丹的《華盛頓郵報》也認為這筆交易是奇才隊史上最可怕的錯誤。

《華盛頓時報》尖銳地指出:“我們真的要把球隊的未來寄托在一個將個人利益與喜惡置於球隊利益之上的人嗎?”

喬丹的輿論陣線開始全麵失守。

拒絕他再次執掌奇才隊的觀點成為了主流的認知。

總決賽期間,喬丹在MCI被記者撞見,有人發現他看起來十分緊張。

“如果從頭再來,你還會交易弗萊嗎?”一個記者大聲問。

喬丹冷冷道:“這是個愚蠢的問題!”

喬丹不再是他自己——至少不是球迷們習慣的那個人,既不自信也無法掌控局麵。在談到他作為奇才隊主管和領導者的成績時,他躊躇不定,一方麵承認在他過去三年半的執掌下,球隊表現不佳,另一方麵又堅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辯護,聲稱年輕球員正在“學習”,交易於飛是“基於係統性的原因”。

他再次強調他重新擔任俱樂部總裁的意圖。他的措辭好像是想讓人們相信一個客觀世界不存在的事實——一旦我回到樓上,我會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人人都知道,這不可能。

早在喬丹複出之前,他就因為兼職總裁的名聲而受到指責和嘲笑。

喬丹要的是掌控權,但他堅決不為失敗承擔全部責任。

然後,於飛奪冠了。

真實世界成為了喬丹的地獄。

喬丹必須躲進樹洞裡,但飛人如果隻是在樹洞裡揮舞翅膀,他就名存實亡了。

因此他仍然需要拋頭露麵。

可是,他的未來依舊沒有保障。

隊友對他的不敬言論開始增加,波林對球隊的未來舉棋不定,這一切都讓喬丹覺得自己被嚴重冒犯。

他是不同的,他屬於特權階級。

這種特權在90年代初出現,直到1996年夏天達到巔峰。那也是喬丹和他的第一個老板萊因斯多夫產生矛盾的起點。當喬丹麵臨續約,萊因斯多夫同意大舉增加喬丹的年薪。但喬丹和法爾克想要的數字是什麼呢?3000萬美元。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不是從地球到火星,這是直接跨越到了冥王星。

萊因斯多夫付錢了,並開玩笑說他總有一天會後悔的。

你知道結果,喬丹感覺自己被侮辱,他和萊因斯多夫的關係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喬丹不會原諒彆人的冒犯,而且,他對冒犯的定義特彆寬泛。

賽季結束後的第一天,喬丹宣布再次退役,他將永遠告彆籃球。

這一刻起,他與奇才失去了任何聯係,他既不是奇才的球員,也不是奇才的管理層人員。

他打電話給老板阿比·波林,“我們什麼時候談一談?”

“可以,我們來談一談吧。”波林同意開啟談判。

然而,在幕後,波林卻通過個人渠道向《紐約時報》泄露有關喬丹的負麵信息——包括對他擔任俱樂部總裁期間的消極工作以及他在複出期間與隊友關係惡化的種種內幕。

喬丹的魔力徹底消失了。

他不會再給波林帶來盈利,沒有人會付錢來看他,而這樣的人卻依然想成為的上帝?這不可能。

與波林會麵之前,喬丹的團隊仍然沒有忘記極限施壓。

他們想向《華盛頓郵報》透露,如果波林試圖削弱喬丹作為總裁的權力,或者以其他方式表現出任何的不尊重(他們知道波林給時報透露內幕的事),喬丹將會離開。

這是喬丹對波林公開發出的最後通牒。

可對波林來說,這隻不過是三年來喬丹在私下散布的無數倒刺中的又一次歇斯底裡的咆哮而已。這樣的行為很少傷害到他,但是,這樣的時光將在今天結束。

現在,喬丹所有的自以為是和他對波林的褻瀆的言論都對他不利:所有提到“波林是巨魔”和“沒有波林,奇才的未來會更好”的言論,以及他公開抱怨自己的營銷職責,以及他的陣營私下對波林的蔑視與侮辱,以及他在2000年談判中從波林那裡得到的所有的權力以及三年來憑著天神般的威望得到的一切讓步。還有自1984年以來,他作為一個被過分寵愛的天神肆意張揚的行徑直至今天都將開花結果。

喬丹將會在今天學會職場的唯一真理:不尊重老板的人會滾蛋。

談判的會議室裡,喬丹帶著長期顧問、律師柯蒂斯·波爾克出席了會議。波林的律師大衛·奧斯諾斯坐在旁邊,而與波林關係疏遠的泰德·萊昂西斯作為少數股東,還同時扮演著觀察員和喬丹朋友的角色。

喬丹還未開口,波林就開門見山地說:“我們決定走另一條路。”

什麼?

喬丹習慣性地把嘴唇卷起,“你說什麼?”

“我們決定向前看。”波林說。

喬丹的憤怒已然無法遏製,“你向我承諾過,難道你是一個不守信用的人?!!”

波林笑了,露出了讓人不適的兩排黃牙:“邁克爾,我會遵守義務。我會給你1000萬美元作為感謝費。”(確有其事)

對於身價接近十位數的喬丹來說,他根本看不上這筆錢,他憤怒地咆哮道:“我來這裡,是想再次成為球隊的股東和總裁,而不是為了他媽的1000萬美元!”

隻是一瞬間,波林的微笑猶如突然執行刺殺的刺客般消失了:“邁克爾,我以上帝的名義發誓,我永遠不想再讓你成為我的合夥人,也不想讓你繼續管理我的球隊!”

喬丹麵紅耳赤,眼睛帶著血絲,他轉向自己的好友泰德·萊昂西斯,“謝謝你把我卷進這個該死的困境!”

華盛頓奇才隊的喬丹時代結束了。

輿論界很快就作出反應,而大多數奇才隊員,如拜倫·拉塞爾,隻是表達了驚訝之情。誇梅·布朗得知喬丹離開後鬆了一口氣,但他保持了沉默。倒是有幾位前奇才球員對喬丹的離開發表含蓄的公開評價。

理查德·漢密爾頓在底特律對記者說:“他仍然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我不認為有人能奪走這個稱號。但作為一個球隊總裁,遠遠不夠。”

然後,奇才隊內部的清洗正式開始。

柯林斯被解雇,喬丹的下屬們逐漸離職。波林將體育館的一切與喬丹有關的東西全部清空——球衣、海報、商品周邊和壁畫。甚至連奇才隊官方網站裡的喬丹主題餐廳廣告——不到一年後餐廳也關閉了。

所有能證明喬丹來過華盛頓的痕跡全部消失了,就像他從未來過一樣。

━━━━━━━━━━━━━

“帕特·萊利呼籲所有NBA球隊退役23號球衣,不幸的是,響應者為0。”——《芝加哥論壇報》

“MJ與阿比·波林的談判以侮辱性的結果收場。”——《紐約時報》

“華盛頓作出了正確的決定,但很遺憾,弗萊·於永遠不會再為他們打球了。這就是邁克爾·喬丹在留下的遺產,他絕對不應該再成為任何俱樂部的高管!”——《西雅圖時報》

“弗萊,你怎麼評價帕特·萊利要求所有球隊都退役23號球衣?”——約翰·杜根,舊金山

“我希望球隊響應萊利教練的號召,因為23號隻做了一筆交易就幫助雄鹿隊奪冠了,總冠軍旗幟必須和23號一起掛在布拉德利中心。”

“喲,弗萊,邁克爾要支付多少錢你才肯閉上你的嘴?”——陳,芝加哥

“我喜歡這個問題,但是下一個問題。”

“你好大飛,如果你有一把手槍,你會把子彈射向沙奎爾·奧尼爾還是邁克爾·喬丹?或者肯揚·馬丁?”——布萊恩特·裡德來自曼徹斯特

“你把肯揚·馬丁和那兩個人並列還是有點極端了。”

“弗萊,你如何評價阿比·波林隻用了不到五分鐘就讓MJ滾蛋了?”——克裡斯·馬佐華盛頓

“我隻想向邁克爾表示祝賀,恭喜他完成了有史以來最失敗的複出。”

——於飛專屬電台節目:《與天選者對話》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