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兩絕戶舉肉奉饕餮 老封君懸心疑香火(1 / 2)

大觀園消遣日 噢乖 6919 字 5個月前

卻說賈璦與紫鵑進了榮慶堂,聽到東稍間碧紗櫥內丫鬟催促著黛玉起床,奈何黛玉嚶嚶嚀嚀就是起不來。於是他心中一樂,這黛玉竟也是賴床的性子。

之後,身著狐裘的賈母與寶玉笑著回了屋,隨後進來的鴛鴦、襲人、琥珀、媚人則是提著飯籃子。

賈璦於是上前給賈母請了安,賈母則留了賈璦吃早茶。

隨後迎春、探春、惜春、湘雲,也紛紛結伴前來請安。

待眾姊妹圍著宴桌安坐,梳洗穿戴完畢的黛玉,最後一個來請了安,賈母伸手掐一下黛玉瓊鼻,直誇這閨女水嫩,對麵湘雲羨慕得彆過頭去,心裡不是滋味。

早茶結束後,紫鵑彙報了賈璦房中一些所缺之物,賈母立刻答應該采買的采買、該裁製的裁製。

正說間,王夫人進門傳話,“宮裡尚衣局的來人了。”

賈母從坐塌上起身,忙問,“是元春賜的恩典嗎?”

王夫人搖搖頭,卻看著賈璦,“是大長公主與老太妃安排的,來給璦哥兒裁訂衣裳的,要丈量身段兒,人我已經請到榮禧堂坐下了,隻等他過去。”

賈母聞訊,昏昏老眼,驟然清明,心中卻更細思極恐:大長公主也就罷了,怎又摻和進來個老太妃?不曾想這麼多年過去,這敬哥兒的孩子,近在寧國府的她不聞不問,倒是對遠在玄真觀的突然降恩。這孩子的來曆,愈發看不透,說不通。

老太妃是金陵甄家姑娘。

這甄家祖上曾斷過子嗣香火,賈家又曾過繼孩子給甄家。現今兩家子嗣論血脈,實則是一家人。

賈母回憶起很多年前,家中老國公代化活著的時候,說起過甄大侄女九歲赴京待選的事情,當年太上皇也還隻是東宮太子,甄大侄女待選期間,投奔寧國府老太君,曾與敬哥兒來往熱切,好的就跟如今那兩個玉兒似的……

就在老太太胡思亂想之時,賈璦已經跟著王夫人出了榮慶堂,剛路過後院東穿堂,又遇見了王熙鳳與平兒帶著賈璉,正往賈母院來。

雙方剛一碰麵,王熙鳳一行三人略施一禮,給嬸嬸王夫人請了安,隨後王熙鳳熱情地走到賈璦身旁,“璦兄弟,住得還習慣吧?平時你那邊缺什麼,隻管打發人來找嫂嫂我就行,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賈璦頷首一禮,“那就先謝過嫂嫂好意了。”

王熙鳳打量著賈璦通身的氣派,“哎呦喂,你們可瞧這標致模樣兒,倒是他璉二哥自詡風流倜儻,這麼一比,都要自歎不如嘍。”隨後又轉個身,站在賈璦身後一側,抬手指著賈璦麵前的英俊男子,“快快認識一下,這位是你璉二哥,今後外出有什麼應酬,你們兩兄弟不妨做個伴兒。”

賈璉當即上前兩步,也是麵帶喜色,“這位就是昨個回府認親的璦兄弟了吧,失敬失敬,昨天遠途歸來,又添事務繁重,不曾前來拜訪,還望好弟弟原諒為兄。”

賈璉言罷,當即拱手一禮,彎腰而拜,賈璦隨即回了一禮。

隨後王夫人一旁說道:“你可先彆在這多話,宮裡尚衣局來了人,正等著給他量身段呢,回頭你們再聚吧。”

賈璉與平兒讓過路,同王熙鳳目送著王夫人帶著賈璦出了穿堂往正院行去,心中卻難抑驚濤駭浪。

“尚衣局好端端怎麼給他做衣服?”

“應該是大長公主給安排的。”

“我還以為隻是簡簡單單認個義子,但看這樣子,不是一般的受寵啊。”

“這裡麵,可能有什麼咱們不知道的緣故。”

王熙鳳與賈璉神色驚疑不定,一路來到賈母院正房,給賈母請了安,就見寶玉與黛玉也在屋內。

王熙鳳拉著黛玉笑道:“外麵雪停了,也不吹風,景致又好,我請個東道,你們幾個姐妹找間暖和屋子聚在一起,做幾首詩,樂一樂。”說著,就掏出一個荷包,給了黛玉。

寶玉見狀欣喜,再看向賈母,又聽賈母囑咐,“你們去頑,記得穿暖和些,把那件新做的白狐裡子鶴氅給你妹妹披上,你林妹妹身子弱,可彆惹她跟你打雪仗。”

待寶玉與黛玉互相給對方穿戴好了禦寒外衣,兩人同出了門去,賈母又吩咐平兒、鴛鴦帶著房裡其餘閒雜人等一並退出房內,在院外侯著,未經允許不得擅入。賈璉從懷中拿出一封清單,恭恭敬敬遞上前去,“這是此行從揚州帶來的財貨數目,請老祖宗過目。”

賈母接過清單,卻是老眼昏花,看不真切,王熙鳳趕忙尋來“靉靆”,賈母戴上靉靆,方才仔細閱覽。

隻見其上書:北上之前,一萬兩白銀,兌換成黃金,方便攜帶,共兌得一千二百兩。隨行還有古董玉器八十件,珠寶首飾一百二十件,曆朝名人書畫三百掛,以及文房典籍一千套。

賈母看罷,先是滿意地點頭讚道:“嗯,到底是書香門第,竟然典藏這般多的先賢書畫。”忽又心生兔死狐悲之歎:“可惜了這些價值連城的好東西,沒了頂門立戶的人物去受用,不過是一堆死物罷了。”後又看向賈璉,麵色陡然一沉,慍怒道:“以林家門第,又兼世係單傳,不曾分過家,怎麼算,也不可能隻有一萬兩白銀吧?你們莫不是中飽私囊了?”

賈璉慌忙跪下發誓:“請老祖宗明察,我若貪林妹妹的家產,就叫我斷子絕孫!”

卻聽王熙鳳從旁幫腔:“回來路上急,並未全部攜帶,江南金陵甄家,尚且代為托管著十萬兩銀子呢,老祖宗隻需一句話,他們就給送來。”

賈母這才稍顯滿意,抬手示意賈璉起身,又吩咐:“昨個運回來的那些東西,今天就入庫,待會兒我親自過去驗看。留在甄家那十萬兩,再運回五萬即可。我知道,咱家蓋省親彆墅,難免要去江南采買物資,餘下那五萬兩留在江南,到時候肯定用得著。”

賈璉王熙鳳聞言相視而笑,又忙不迭感謝賈母,祖孫仨人又敘話良久,臨了王熙鳳問及:“新來的那位,以後月例銀子訂多少合適?”賈母拍板說道:“跟我一樣,每月二十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