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相當於從選拔,培訓,一條龍了。
同樣進廠兩三年的小年輕,在彆的廠子可能還是學徒。或者剛出師,雖然能獨立生產,但耗損率肯定很大的時候。
而在軋鋼廠,學徒的時間是一年,一年左右的學徒就能像正式工一樣操作。
以前上麵也來觀察過,但著重點大多是在培訓後,安全生產上麵更好管理一些。
如今時間放長了,才看出這種模式的優勢起來。
這下大領導就火大了,把楊廠長跟段副廠長狠狠地批評了一頓。
把其他隨同前來考察的廠長們,羨慕的直流口水。
這哪是批評啊?
這就差讓兩人戴個大紅花,上台接受表揚了。
大領導雖然說話語氣很嚴肅,但話語呢?~“你們搞出這麼好的選拔培訓模式,為什麼這麼遲鈍?為什麼不上報?………”
如此雲雲!
楊廠長與段副廠長,表情是惶恐的,作解釋時話語是誠懇的。
就說自己的認知不足,再者也不清楚這種模式與其他兄弟企業的差距,所以才沒敢上報。
然後還抱怨了幾個相熟的廠子領導,說他們來往這麼多,也不記得提醒他們什麼的。
這就過分了,特麼的,你出成績,你受表揚,乾嘛拉上我們?
我們特麼的就算來軋鋼廠,最多也就辦公室與小食堂,什麼時候到過車間了?~都是暴脾氣的,大領導又不是外人,都是他們老領導。
有幾個藏不住話的,直接開口對罵了起來。
總歸被大領導各打五十大板,這才消停。
…………
這種場合,自然沒有何雨柱什麼事。有點功勞,也是楊廠長與段副廠長的。
但要說何雨柱一點好處沒有,那也不符合邏輯。
正是大家努力的時候,哪裡會埋沒功臣?
於是,在過年後,何雨柱提副科長的申請,一下子獲得了軋鋼廠幾個大佬的一致通過,直接由楊廠長代替老書記報了上去。
現在是廠長負責製,但程序上跟老書記彙報一下是常規。
當然這個消息,何雨柱早就得到了提示。段副廠長說是他在會上主提的,李主任卻是比段副廠長高級了一些,隻是說了幾句恭喜。
但私下裡,卻是一場大酒給何雨柱慶祝了一下。並把會上的情況當笑話似的,跟何雨柱提了一下。
先是分析,李主任這邊提出最先這些事是誰發起的,然後才是段副廠長的提議,李主任的附和,楊廠長的認同。
你看,李主任什麼功勞都沒往自己身上攬,所做也不過是因為跟何雨柱關係好而已。
但何雨柱要是真在乎這個位置,記誰的恩情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職場上,哪有一個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