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點福利搞得像做小偷一樣。
東西倒不多,幾斤白麵,一斤豬肉,外加幾個水果,其他的就是一人一條大魚,也不是多好的東西。
事實上就是這點東西,除了魚其他也不是軋鋼廠自己爭取過來的。而是套筒扳手車間,超額完成了今年的外彙任務,上麵特意獎勵的。
上麵是按照套筒扳手車間人員獎勵的,而現實裡肯定不能那樣分發。
那邊的車間工人領福利,這邊的工人就拿點棒子麵白菜,肯定會出問題。
於是乾脆一個都不發,由軋鋼廠各級領導和乾事們代領了。
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平均,大家心裡就舒服了。
何雨柱今年也沒招人恨了,事實上,軋鋼廠今年的大魚來源跟何雨柱有關。
何雨柱現在跟李主任的關係還湊合,很有點酒肉朋友的派頭。
平常沒事時,誰搞點什麼稀罕物,讓何大清加個班,幾個好嘴的領導們總會湊個一桌。
年前喝酒時,李主任歎息著今年的年難過,家家都沒物資,他這個後勤主任都被人指著鼻子罵了多少回了。
彆人聽到打趣了幾句,指著鼻子罵肯定是假的,不過一些跟李主任相熟的領導,見麵打趣幾句是肯定的。
何雨柱聽到這話倒是留了心,這個事也不是多複雜的事情。
就像軋鋼廠組織保衛科跟公社民兵進山打獵一樣,私人沒人敢乾這個。而跟集體出動,打到東西跟他們有什麼關係?可要是受點傷什麼的,可就是自家倒黴。
所以說搞大批量的物資,何雨柱是真沒辦法。
要隻是搞點東西給廠裡領導發發福利,何雨柱還真有門路。
這事也是巧,何雨柱今年本來還想著給幾個長輩家搞點什麼年禮。
托劉家老大回村子問了下,今年村子還搞不搞魚了?
得到答案是沒人帶頭,而村民什麼的,現在的情況也都清楚,不敢去搞。
本來何雨柱還準備花錢去鴿子市換的,聽到李主任這個抱怨,倒是動起了心思。
隔天,何雨柱就拜訪了李主任。把他想乾的事跟李主任說了一遍,簡單的說就是李主任出東西,劉家村出人。搞到魚獲後拿一些軋鋼廠多餘的物資來換。
比如軋鋼廠在彆的廠子裡換的一些瑕疵布,糖什麼的,擠一擠總歸會有多餘的。
這些東西本來就是軋鋼廠用來平時交換彆的物資,如今用來換魚發福利,那是正好。
彆的不說,劉家村有好幾戶跟劉萍能拉扯點親戚關係的人家,都求到頭上好幾回了。
李主任本來是不願意搭理這種小事的,但沒辦法,今年物資是真缺。
有點什麼好東西,先緊著某些重點廠子,還有就是軋鋼廠套筒扳手車間這樣能換外彙的。
哪怕李主任後麵有關係,自己家裡肯定也不缺東西。但他既然是後勤主任,自然要顧慮到廠子裡的情緒。或者說,是廠子裡基層領導們的情緒。
這種雙贏的事情,李主任讓何雨柱去試試。試試肯定是成功的,本來就不是多大的塘口,又是冬天枯水期。
雖然冬天有點凍手凍腳的,但看著何雨柱拉著擺放在村子裡的瑕疵布跟紅糖,並聽到村裡領導說的這個是村子裡跟軋鋼廠的互相交換。大家自願參加,不計工分。
劉家村的村民都眉開眼笑起來了。
不計公分好啊!
不計公分就說明這些東西跟公社就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