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曾經想過跑的問題,但他發現了一個可悲的問題。安逸生活了這麼久,這個世界已經不是他熟識的世界了。
年輕那個時候,他拉著李雲,爬上過路的火車,就能換一個地方生活。
可是社會安定後,到哪都得沒完沒了的介紹信。
可以說,四合院裡的這幫人,已經習慣了這方小天地。離開這個院子,離開這條胡同,就算能活,也活不了那麼安逸。
所以說,不論哪個年頭,在能混飽肚子的情況下,肯換地方生活的人,都是有大毅力的人。
這樣的人,哪怕留在原地,也能混得很好。所以說,樹挪死人挪活的老話,也不一定正確。
可讓這個年紀的易中海,再去如年輕時那樣奔波,他還真沒那個心性了。
這是易中海的想法,也是薑隊長他們的判斷。
當薑隊長他們把易中海涉嫌的那些事報上去以後,現在局裡的那個領導,激動的鼻子都紅了。
這種事這個年頭可真不一定能輕易遇到,這是十足十的大功勞。
雖然這兩年,說這個涉嫌,說那個涉嫌,其實大家都清楚怎麼回事。
但像易中海這個,可是有八九分把握的前朝潛伏人員,不論易中海是潛伏下來照顧聾老太太,還是有彆的事情。隻要能證明聾老兒子當年的確讓易中海搬進這個院子,就可以確定他這個名頭了。
聾老太太兒子是光頭黨,那麼他安排的易中海,不是敵特又是什麼?
應該說,易中海受委托照顧聾老太太這個事,如果是風雨前爆出來的話,那麼還有人聽他解釋。
可是現在,一切都晚了。
局裡的領導下了詳查的命令,按照那個領導的話說,一切都要在老人家的指示下,挖出潛伏在人民群眾裡隱藏的魑魅魍魎,把他們乾過的壞事全部大白於天下。如果事情能完成,他就會給薑隊長跟夏所長請功。
這話的意思很明確,隻要薑隊長跟夏所長把這個事做實了,他們倆一個可以光榮退休,一個可以洗清以前的事情。
至於功勞有多大,就看薑隊長他們可以挖的有多深了。
按理來說,除了聾老太太那個兒子委托易中海照顧老太太這個事,其他都不是好查的。
比如當年易中海串通山賊滅村那個事,那些山賊死的死,跑的跑,已經找不到什麼當事人。
至於薑隊長在易中海家鄉碰到的那個被毀容的,雖然他口口聲聲說是易中海,卻是沒有實際的證據,就連他自己都沒有在現場見過易中海出現過。
但這個事也不是沒辦法查,薑隊長因為聽故事查清了易中海的身份,在這個上麵嘗到了甜頭。
於是也把主意打到了這個事情上。
終於在某一個曾經做過半掩門的口裡,薑隊長聽到了一個故事,當初還是小日子的時候,曾經有可能是光頭黨那邊的暗諜,到各個青樓追查過兩個暗子的下落。
然後,薑隊長又去查了光頭黨暗諜的人事檔案,幸虧當年兩個被易中海滅口的人,並不是什麼大人物,他們那個檔案還是可以查到的。
查到那兩個暗子,是在失蹤人員裡。再查原檔案,就是很有意思的事了,曾經是山匪,被招安的。而且就是被易中海引誘下山滅村的那個山寨。
這玩意,這下就沒跑了。
但凡做服務行業,記性好是必然的,那些身體服務人員也是如此。
拿著易中海稍顯年輕的照片,以及那兩個暗子的照片,薑隊長又對著那幫青樓人員開始了新一輪的排查。
這玩意,彆說人家還記得,就算不記得,看到這個場景,也會順著認識的方麵說啊。要知道,現在青樓這幫人,可都是被針對的。誰不想立功,好讓自己過的好一些?
什麼樣的揣測都有,如果現在讓易中海過來聽聽這幫人的證詞,易中海能活活嚇死。
有說易中海是光頭黨的叛逃人員,那兩個暗子就是跟他接頭的時候,被易中海出賣的。
也有人說易中海本身就是小日子那邊的~~~~
不過還是有兩個比較靠譜的人說了比較類同的答案,也就是易中海進來玩的時候遇到了那兩個人,看情況他們是認識的,後來那兩個人就跟著易中海出去了,三人都沒再去過這家青樓。
再問易中海當年常去的幾家,也差不多那個點,易中海就再沒去過那些地方。
而且那兩個暗子失蹤的時間也是大概如此,再加上易中海沒過多長時間就進了婁家鋼廠。
這個時間線,一下就捋清楚了。
這也沒彆的可說的了,抓唄!
易中海被抓的時候可能是有心理準備,並沒有掙紮什麼。當薑隊長他們敲開易家大門的時候,易中海很平靜的打開了門。看到薑隊長他們身上的衣服,隻是眼神閃了閃,然後又是一抹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