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不錯。”
清虛道德真君盤坐石床之上,先是仔細觀摩了楊任的修行狀況,隨即欣慰地讚歎道。
“雖有金丹助力,在一日之內感氣、築基、煉精,卻也不算易事。
你久居紅塵,本以為無法靜心打坐,如今看來,倒是小覷你了。”
清虛道德真君輕撫長髯,微微一笑。
在天數變化之前,諸仙收誰為徒、何人上榜皆有定準。
清虛道德真君早已知曉,自己未來會有兩個徒弟,而且都有神道機緣。
這兩個門人各有造化,首徒本應是黃飛虎長子黃天化,後來成了三山炳靈公,可謂山神之首,次徒才是楊任,後來成了甲子太歲,神職並不算高。
如此,自見二者根性差彆。
若是天數未變,清虛道德真君自會將衣缽傳給黃天化,而有些忽視楊任。
可現在嘛,天數已變,黃天化問世還早呢,反倒是楊任率先拜師。
這般天資聰穎、孝順懂事的徒兒不好找啊……
“全仗師尊鴻福。”
楊任躬身一拜,不敢自矜。
“你既已煉精化氣、生出法力,可曾領略到長生之毒的厲害了?”
清虛道德真君見狀愈發滿意。
他以清虛、道德二詞為法號,自然不喜跳脫、叛逆之輩。
“正要向師尊求教,弟子修出法力後,隻覺道體漸衰、精神消沉……”
楊任抬起頭來,神色略顯憂慮。
莫看他表麵憂愁,實則一點兒也不擔心。
清虛道德真君選在這個節骨眼喚他前來,自然是有解決毒禍的辦法。
當然,如果真表現得太聰明,完全不給上位者發揮的空間,那就等著吃軟釘子吧。
“此事易爾,何足道哉!你初入仙道,毒禍較輕,隻需隔一段時日去懲凶除惡,積攢功德,其災自消。”
清虛道德真君言罷,似是想起了什麼,於是又一指輕點虛空。
“咱們青峰山距離俗世不遠,山南百裡處,有個村落,恰有洪災將發。
你雖修為尚淺,可練過武道、氣血旺盛,抵禦洪水不算難事。
若要根除此災,需借水法引導洪澇,為師傳你五行道法,你要好生修習。
此外,為師有槍法劍法各一套,今日乾脆一並傳你,好作護身之用。
隻待將這些手段練至入門,你便下山救人、積攢功德去吧。”
隻見數千金字湧出,化作流光遁去。
楊任來不及反應,隻覺泥丸宮被塞的滿滿當當,難免有些昏沉。
“為師答應過你,隻待伱突破煉氣化神境界,自會煉去那口飛煙劍的煞氣……
如今,你便先用那口木劍練劍,至於槍法嘛……這杆飛電槍被我珍藏多年,你且拿去用吧。”
清虛道德真君說完,袖中飛出一點紫光。
楊任揉了揉眉心,終於回過神來。
隻見一杆七尺長槍懸停空中,其色暗淡,隱有紫色雷光跳動。
“多謝師尊賜寶。”
楊任總算是能接觸到正兒八經的仙家法寶,自然大喜,先是躬身拜謝,隨即一把攥住槍杆。
此槍雖不是先天而成的至寶,可也非同凡俗,威勢玄妙不在尋常仙人法寶之下。
其祭煉之法藏在槍內,以此法日夜溫養,也是道家正統法門,絕非血祭、煞祭等邪門歪道。
楊任領了飛電槍,拜彆師尊,出了洞府,在山間練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