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問道:
“老祖知我心中所欲?”
“不知,但我了解你的心態,我也是天生地養福緣深厚之人。
剛出世時就有重寶伴生,又見先天五太入洪荒,得了好處。
看到天地演變,初有些手段也開始遊曆世界,後於不周山識得天皇帝君蒼離氏。
祂具大智慧,有幸能跟在其身邊學習。”
看著聽得認真的祈又言道:
“帝君言,我等先天神聖於大道而出,受盤古大神福澤。
生而道果圓滿,為不朽金仙,隻需積累法力,磨礪神通,體悟大道,終有機遇可證混元金仙。”
“然道途太廣太長,縱金性圓滿不缺,總有累了想鬆懈下來的一天。
故帝君於金仙之基,道化三花五氣,立太乙道境,又講道大羅天。
在太乙之上又得大羅道果,增強本根,離混元更近,縮短證道混元的距離。”
“又說即受天地大恩,自要穩定天地,維係萬物流轉,調節環境,不敢怠慢。”
“時久,諸神難以維係,天皇又開辟歸墟,可令當時的諸神沉睡,力量回歸天地,重新孕育現在的諸神。
祂曾言,洪荒天地曾包括虛無和混沌,故大道入洪荒。
但如今洪荒天地因盤古大神消逝逐漸回縮,大道終會重歸虛無。
但虛無消失,應當會回歸混沌。”
“混沌無邊無界,在逐漸擴張,洪荒天地又不斷回縮。
待混沌大於洪荒時,就是大道回歸混沌之期,也是這方天地可以承載混元道果時候。”
“屆時天道出,現在洪荒已經難以承載我的道果了,大道的存在已經讓洪荒的負荷沉重。
所以諸神難耐時光,因為前路己斷,我也將要進入歸墟增長洪荒的底蘊了。”
“後來,天皇將他的靈寶贈給了我,希望吾承擔引導眾生的責任。”
說道此,鴻鈞的臉上表現出很多複雜的情緒。
“難道天皇沒有繼承者嗎?”
祈發問。
“當時的神道三皇,天皇的繼承者們地皇和泰皇九頭氏己經先進入歸墟了。”
“原來如此!”祈表示了解了。
“那如何成就太乙和大羅呢,即然都是金仙道果,又有何區彆?”祈再次發問道。
“太乙者,原始、最初也,於道果內求,自然發散,雖不近道,然頂上三花綻放,胸中五氣渾然一體。
五氣流轉,根本雖未能有變,於力量上卻有大精進。”
“大羅者,包羅萬象,諸生萬物也。
寄道果向外求,開辟一界小天地,依托洪荒,道果掛靠洪荒界。
既可更近於道,對照天地,在戰鬥演法中利用小天地和洪荒的力量。
雖還是金仙,卻完全不同了。”
說到此,鴻鈞不再說話,路已經給指出,剩下的就要看祈自己了。
或許還有更詳細的知識,但並不是此時該講的。
法不可輕傳,今日講道指路已經超過了鴻鈞原本的想法,緣止於此,再多就過猶不及了。。。